1. 首页 > 股票投资

传统的量价理论解读

  经典的量价理论,最早见于美国股市分析家葛兰碧所著的《股票市场指标》。葛兰碧认为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气与动力,成交量的变动,直接表现股市交易是否活跃,人气是否旺盛,而且体现了市场运作过程中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实况,没有成交量的发生,市场价格就不可能变动,也就无价格趋势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缩都表现出一定的价格趋势。通过对整个股票市场及个股走势的大量分析,葛兰碧将成交量与价格趋势的关系概括为以下八种:

  (1)量升价涨,即所谓的有价有市。

  解读:“有价有市”是指在上涨过程中,股价虽然高了,但仍有充足买盘进入,即使有不少获利者抛出,但是强劲的买盘足以维持股价的上涨。

  (2)量升价涨,价格创新高,但成交量却没有创新高,则此时价格涨势较可疑,价格趋势中存在潜在的反转信号,这是一种明显的量价背离情况。

  解读:虽然股价创出了新高,但是市场做多情绪明显不够,股价之所以能再创新高,是因为卖盘并没有大量涌出,股价上涨的原动力“后续的大量买盘”在减弱,当卖盘醒悟过来,一旦引发大量抛售,趋势就会反转。

  (3)价格随成交量递减而回升,显示出价格上涨原动力不足,价格趋势存在反转信号。

  解读:这一情况较为少见,但原理是相同的,也是买盘的不足造成趋势反转。

  (4)价格随着成交量递增而逐渐上升,然后成交量剧增,价格暴涨(井喷行情),随后成交量大幅萎缩,价格急速下跃.这表明涨势已到未期,上升乏力,趋势即将反转。反转的幅度将视前一轮价格上涨的幅度大小及成交量的变化程度而定。

  解读:成交量剧增是一次群众规模的快速聚集,群众的火暴热情促使了股价的井喷,但这种热情在随后没有维持住(成交量大幅萎缩),但是股价却在少量的卖盘打压下出现了急速下跌,这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这预示着买盘明显发生了枯竭,前期股价的持续上涨和这一次的价格暴涨消耗掉了潜在的买盘,这也暗示了趋势即将反转。

  (5)价格随成交量的递增而上涨的行情持续数日后,一旦出现成交量急剧增加而价格上涨乏力。在高档盘旋却无法再向上大幅上涨时,表明价格在高档卖压沉重,此为价格下跌的先兆。

  解读:价格连续下跌后,在低档出现大成交量,价格却并末随之下跌,而小幅变动,则表明行情将反转上涨,是买进的机会。

  (6)在一段长期下跌形成谷底后,价格回升,成交量却并没围价格上升而递增,价格上涨行情欲振无力,然后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高于谷底)时,如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于第一谷底,则表明价格即将上涨。

  解读:当价格再次跌回谷底附近时.成交量减少说明了市场的抛盘在减少,做空的力量在减弱,一旦有一些利好因素,就能成为点燃股票上涨的导火索。

  (7)价格下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恐慌性抛盘。随着日益增加的成交量,价格大幅度下跌。继恐慌性卖出后、预期价格可能上涨,同时因恐慌性卖出后所创的低价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突破,故随着恐慌性抛盘后,往往标志着空头市场的结束。

  解读:这同(4)中的原理一样,只是一个在涨,一个在跌,在(4)中,股价即将下跌源于买盘的衰竭,在这里股份即将上涨是源于卖盘的衰竭。

  (8)价格向下跌破价格形态趋势线或移动平均线,同时出现大成交量,是价格下跌的信号。

  解读:原有趋势被打破,且引来恐慌盘的抛售,这只是一个开始,这种恐慌盘后续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越多则股价跌幅越深。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