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摊销和折旧的区别,何时摊销何时折旧及各自定义

  在讲述摊销和折旧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折旧是一个项目的使用寿命与项目价值的比率。当一家工厂购买一些相对较大、价值较高的设备或建立厂房等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和长期使用的项目时,它不能一次性计算成本(花的钱),而是希望它能长期使用(或其他计算器法)。这是年折旧;而年折旧除以12就是月折旧。

  比如买一台机器,要1100元。预计(即预估)可使用10年,10年后报废。报废后,废品可以卖到100元。如果用会计上的平均寿命法来折旧,则为(1100-100)/10=100,即每年折旧100元。每月加一次除以12就行了。当然,还有其他会计提取者,比如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摊销是本月发生的费用,应由本月和随后几个月的产品成本分摊。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超过一年的,计入长期预计摊销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当期和以后各期承担且分摊期在一年以上的费用(如装修),如租赁资产使用权发生的改良费用。企业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资产科目)计算长期待摊费用的发生、摊销及余额。长期摊销费用项目不能受益于未来会计期间的,该项目未摊销的全部摊销价值应当转入当期损益。

  摊销和折旧的区别这一点也是本质的区别,无形资产当月摊销,固定资产下月折旧。一是无形资产核算,二是固定资产核算。就是两者使用的范围是不同,而其具体的区别如下:

  1.资产折旧,费用摊销。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费用摊销和长期递延费用摊销。

  2.折旧和摊销逐步计入成本,但计入的期间不同。折旧至少两年。除长期待摊费用外,摊销在一年内完成。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失和消失的价值。固定资产损失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寿命内分摊,产生的折旧费用,应当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是指本月发生的费用,应由本月及以后月份的产品成本共同承担。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超过一年的,计入长期预计摊销费用。

  5.折旧和摊销的法是不同的。法的折旧计算方法是:平均寿命法,也称为线性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法,和总年限法; 法的摊销方法是:一次性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等。

  摊销和折旧的区别就是上述内容,这个是财务分析中细小的知识,对于关注财务分析的内容这一块或者是进行财务工作的人是了解较少的,投资者对于如何分析财务报表更为综合性的分析了解清楚就可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