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手法

  有些上市公司使用不当的收入确认方法,提前确认收入的手法来达到其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投资者在进行公司分析的时候要了解其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一是在签订销售合同物权尚没有发生转移的时候确认收入,二是将库存商品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增加应收账款,使得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形成白条利润,同时又通过应收账款虚增资产。

  例如2001年的银广厦事件,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增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巨额利润7.45亿,给2001年的中国股市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当然,有的上市公司为了确保本期利润,将应由本期补偿的已销产品成本推迟到以后期间结转,将应由本期负担的已发生费用列为待摊,将应计入本期但以后支付的费用不予计提,以虚增本期利润和资产。

  投资者要学会识别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这种手段,从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关系上分析是不是存在白条利润。这一问题分析一是看本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利润的增长比例。如果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过大,或者收入和利润出现大幅度增长,应收账款却以更大比例增长,或者收入和利润下滑,而应收账款却大幅度增长,都说明公司的实际经营资金流入不足,资金大量沉淀,白条利润存在,若是这种情形长期并无好转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甚至造成公司无法持续经营状况的出现。

  你想另外了解期指合约吗?请点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