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从心里账户理论分析投资决策

  股票投资者在和股市中人交流时,有时会听到“心理账户理论”这样一个概念,但对该概念的具体知识还不太了解,更别说将其运用到投资决策分析中了。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怎样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投资决策,一起来看看吧~~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为模型,其决策会将投资者效用做到最大化。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它是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直接推导出来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资产组合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投资多样化可降低资产组合中非系统性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资产定价是对该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定价。

  二、心理账户被引入到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

  在1985年大学教授萨勒提出心理账户概念,是指人们依据资金来源、所在地及用途等因素在心理上对资金进行归类,是理性人用非理性态度看待事物,这种态度让资金在不同环境下变得不同。

  三、心理账户影响投资决策

  假如一个投资者以每股10元买入股票100股,那所用成本就是1000元,只要股票发生变化,账户就会有潜在盈利(亏损)。若将股票抛售,盈利(亏损)就是真实存在了,但关闭账户又让人痛苦,这也正是人们不乐意在股票价格下降时抛售的原因。

  决策者比较擅长将每项投资放入一个心理账户中单独处理,并且忽略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心理过程会对投资者财富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就是会加大倾向性效应,投资者不想卖掉股票,因为不想经历后悔、痛苦,卖出亏损股票就会关闭那个账户。心理账户具有狭窄性,股票市场风险和回报都极高,但风险和其他风险没有什么关联性,所以在投资组合中稍微加大股票持有量就会分散投资者的整体经济风险。

  以上就是和本篇文章和大家介绍的有关心理账户对投资决策分析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了解这部分知识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精彩文章内容请继续关注赢家财富网心理分析栏目。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