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记忆力不那般准确,在与市场打交道时有什么优势?

虚假记忆

多数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的记忆力到底有多差劲?是啊,我们都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错误的记忆虽说不是人人都有,但也无处不在。大脑天生做不到把一切都记牢。科学家们甚至发现。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过是大脑中海马状突起通常出现的一种错误—它是神经元工作失职,误把实际上某个并不熟悉的事物当成老伙计。

记住,不带情绪的思考是天方夜谭—所有思维都受到情绪的影响,记忆也不例外。情绪是我们个人和社会}}}1史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它影响若我们的记忆,大大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事件发生时和多年以后,你的情绪仍然会左右你的记忆。

你是否注意过,名人传记有多少个版本,美国南北战争这样重大的事件又有多少种迥然不同的表述方法?为什么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版本告诉我们事件的“真相”?对于金融事件来说,同样如此。例如,多年以来,人们毫不怀疑在1929年那场股灾中,很多破产的股票经纪人跳楼自杀。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回头查查当时的新闻报道,就会发现,那段时间的自杀率与平日没有多大差别。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会产生这种以死亡为主题的记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历史更像是谎言而不是真相,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段关于金融灾难的特殊记忆被死亡和毁灭的情绪扭曲。我们的大脑塑造经验是为了迎合情绪,而不是为了保存事实真相。有时,我们对一个事件的记忆异乎寻常地牢固,那是因为我们在记忆中倾注了强烈的情感和想象,但在事发当时,我们也许并没有立刻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记忆力不那般准确,在与市场打交道时有什么优势?

历史是根据对事件的再想象来解读的,只能由人来讲述—换言之,会受到情绪和主观性的影响。人们每听一次,就得重新想象一次,因此,历史更像是谎言而不是真相。

记忆出错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不能记住完整的事件—我们得到的大多数记忆,都只是完整事实的零星片段。当我们将这些片段拼凑起来还原整个情节时,往往误以为自己的想象就是事件的真相。回忆的舒适性使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产生巨大偏差。我们只能回忆已知的事物,但严格地讲,那些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认识。可是.人们不但依赖记忆.而且把记忆当做一种知识。不确定性令我们感到紧张不安。我们讨厌这种状态。我们需要确定性,尤其当记忆有缺失的时候.我们也要东拼西凑,不然不舒服。记忆成了我们的某种信念,因为我们知道.回忆什么以及如何回忆,确实是一种有用的功能,它能决定什么对我们重要、我们信任什么,以及什么对我们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虚构让人感觉像真的一样,甚至比实际更真实,于是,用错误的记忆来欺骗自己.就成了我们的举手之劳。

投资者要汲取的经验教训太多了。其中有一个是显而易见的:不要轻信自己的记忆—要审视历史,看看事实能不能确证实你记忆的内容。此外.既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非同一般,那么人们往往会低估或夸大未来,以及把.近期”视为“当下”。认真地思考未来,是人类一个伟大的能力,但通常被人们误用。有时,记忆失准可能使我们偏重已知信息,而忽视了那些我们虽不了解但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重视所记、忽视所需。市场分析师们经常这么干,他们错误地认为,那些现有的或者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信息。事实往往与他们说的南辕北辙。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记忆力不如自己认为的那般准确—尤其在与市场打交道的时候,那么你就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