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基金巨亏的原因分析

基金巨亏除了经理人专业素质较差、价值投资适用主体错误等原因外,基金的运营机制和市场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市场越火暴,基金销售越好,安全边际越差,风险性越大。这就是基金运营机制和市场机制相背离的写照。

从外部因素来看,国家在市场高位大量批准新基金发行,无疑是给投资者和从金公司递上一根上吊的绳子或者给价值型基金颁发“白杀许可证”。但国家仅仅是行使行政权,无须对基金的巨亏承担直接的贵任。从内部因朱上来,基金在高位申请发行,并且毫无顾忌地大举进场,无疑是一种失去理性的行为。

目前唯一能破解基金败局的是市场的“运气”,看天给不给草金以多头起死回生的机会。纵观全球股票市场,我认为:虽然中国股市长期多头趋势不会改变,但目前仍处于大空头状态,未来2 -3年内,没有创新高的可能性,市场趋势更多地表现为空头反弹和平衡整理的格局。这对于基金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反败为胜的概率较低。

再看看欧美股市,我认为,当道琼斯工业指数在上个月跌破11600点时,美国市场大空头的趋势已经确立。索罗斯所谓的25年超级繁荣破灭的时刻已经到来,全球市场正面临一轮大周期的空头洗礼。

如今,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严峻格局和基金巨亏的现实,如果基金不从根本上全面调整相应的市场战略和战术,不强化内部治理,基金业的现在及未来令人担忧。

基金巨亏

关于成本理论的话题

成本理论是我从指南针筹码分布中得到的启发,在《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中第一次将其名之曰“成本理论”。虽然我对“成本理论”概念的科学性心存余悸,但作为一种探索,《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还是第一次将其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并试图勾勒出“成本理论”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其系统化、理论化。

其实,无论是指南针软件的CYQ,还是分析家的移动成本分布,其指标的技术原理都极其简单,其意义在于“简单的高级”—从简单的成交换手角度引发出对股市本质的思考。

作为一种模糊型指标,指南针软件的CYQ和分析家的成本分布都无法给出精确的交易信号,其技术的意义和魅力也正在于其“模糊之精确”。这种特质是股市技术分析本质而科学的反映。虽然其模糊性给使用者造成了困惑,然而,这种困惑责任不在于指标本身,而在于使用者对股市的困惑!

时下有心人试图突破该指标的模糊性,并对该指标进行精确的量化研究。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成本研究的一个误区,其结果可能导致其陷人“精确之精确”的泥潭。

从实战运用角度来看,成本指标存在着许多盲区,但如果从股市框架结构的角度运用成本指标,将有效地消除成本指标的盲区,增强其实战性。

重要的是,没有百战百胜的指标,只有百战百胜的股市。从什么样的角度读世股市,理解股市,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股市并投入其中,将比任何一个单纯的指标更具意义。

关于交易的话题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往往是市场策略大师。他们深刻地了解市场的法则,并据此制定了一整套市场策略,在变化无常、凶险惊骇的股海中,沉着地驾驭股市之舟。他们时而顺势而为,时而退避三舍,时而急流勇退,时而放胆一搏,因此,他们能够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成功,并最终成为市场的底家。

关于市场的话题

对投资者而言,市场水远是其假想的对手,因而他们尽一切可能去寻求破解市场之法,以期在市场中获利。技术分析作为投资者寻求破解市场的重要手段,人们不自觉地将其置于市场的对立面。

然而,这种曲解犯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由一种错误的气段论推理所导致的:“因为投资者与市场是对立的,所以投资者所使用的工具也是与市场对立的,当市场证明投资者是错误的时候,投资者所使J月的工具也是错误的。”

技术分析作为投资者的工具和手段,是一个中性意义上的概念,绝不应该与市场相对立。当市场证明绝大多数人是错误的时候,其实只是投资者本身存在错误。

我们再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市场本身,去进一步探讨为什么水远正确,这对于充分理解交易技术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什么是市场本身呢?市场本身是由全部的参与者所汇集的一种强大的力量。

市场本身来源于每一个市场参与者,是每个参与者个体意志的体现,然而,由每个市场参与者共同塑造的市场本身,又反过来制约每一个参与者,甚至击败和吞没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这的确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伟大—这就是市场对人的异化。

市场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也是一个包容所有参与者的容器,它属于每一个参与者,又主宰着每一个参与者。

市场是一个变量,它的状态因参与者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参与者而言,市场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是由个体创造的,却不会被个体改变。

每一个参与者都从属于市场,而市场只从属于市场本身,因此,市场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成功的投资者只能去认识市场,顺应市场,在股市这种零和博弈的游戏中去战胜,仃场中的迷途者,而不是市场本身。

当你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市场本身时,你就开始超越你自己了,你便不再以个体的观点去看待市场,而是以市场的观点去看待市场。那么,你便开始真正地步人交易的大门,并以市场为友去面对市场,“抚摸”市场,无论你的成败如何,你都不会再有太多的困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