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者如何分散风险?如何分析每笔成交量?

如何分析每笔成交量?

众所周知,股市中的庄家、机构大户,在他们“坐庄”某股的全过程中,都要经过低位吸筹、拉抬、派发等几个阶段,为低位吸足筹码或减轻拉抬时的阻力或尽可能地降低持股成本,利用市场利好利空消息甚至不惜散布流言,还常有震仓举动。庄家的目的,无非是在吸纳足够的廉价筹码后,引诱散户跟风拉抬股价,从而达到其高位派发获利的目标。

如何分析每笔成交量

但庄家何时吸纳,何时震仓,何时拉抬,何时派发,由于其行动诡密,中小散户实难辨知。这时,我们利用“每笔成交”这一新的指标参数,还是可以发现庄家行动的一些蛛丝马迹的。

大凡庄家,定是较中小散户资金雄厚者。他们下单买卖,每单数额均较散户为大。

当他们在低吸筹时,股价明显不跌或盘整或微升,但每笔成交应较平日有所放大。

当他们决定“震仓”时,由于多用低位对敲来进行,且其时散户尚未大举跟进,故每笔成交不应有明显减少。

当他们拉抬时,由于对敲拉抬,且不可能如吸筹时再投入更多资金,加上散户跟风者众,故虽出现“价量齐升”,但每笔成交应有所减少。

当他们派发时,由于众多散户介人承接他们抛出的筹码,所以,股价高位震荡甚至下跌,庄家手中持股被散尸“化整为零”般地啃食一空,故每笔成交应再有所减少。若如此,庄家阴谋得逞,广大散户还以为是高位平台,或小幅回挡,持股守仓信心不减,但庄家却逃之夭夭。

如:

1997年2月20日,各股开盘均告跌停,但不久便先后打开跌停,反弹盘上。我们发现,平时每日每笔成交一般为八九百股的某股,该日每笔成交竟达1200余股,较平日放大2至3成,且该股当日成交高达6000余万股。这说明,该日主力机构庄家趁利空冲击,大单进场吸纳。

2月底,深市某股受某个股利空冲击。巨量狂跌,曰成交创F该股上市4年之最。但该股是日每笔成交屋由平日之100余股剧减至800余股,委缩约二成余。这说明,该股主力庄家已知其利空将至,不计成本大单抛盘,而不明就里的中小散户则化整为零,尽情吸纳,沦为套牢一族。

可以发现,某流通股仅4000万的小盘股,一向业绩冷门。但自1997年2月下旬以来,十数日每笔成交每日均高达2000余股,不仅远远大于那些大盘绩优龙头指标股,也大大高于深市该项参数平均值,就连那些“每笔成交”的每口“亚军”股,也不过为1500余股而不能望其项背。且该股股价也一一连十数日小步盘上。半月余,价升竟六成,但每日成交不见明显放大,以便民大市波动无缘。这只能说明该股已有强庄介入,正在耐心吸纳;或已控盘,每日靠大单对敲维持股价,以吸引散户跟进。若如此,该股某口大阳狂拉时,由于散户介入,“每笔成交”定有减少。试想,如此吃了一肚子货的庄家怎么会善罢甘休?

从上述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每笔成交”这项参数的重要性。广大散户不妨仔细分析利用之,于完成庄家进庄吸筹时跟足介入,拉抬时坐轿,派发时离场,“与庄共舞”,但切忌拉抬时跟风,或不被庄家之拉拾所引诱。任其口拉由唱,自生自灭,以遂庄家充当“大股东”之宏愿。

有时。我们也不必为股价的大幅波动而惊慌。若某股大幅震荡,但每笔成交木见减少甚至增加,这说明不是庄家在震仓唬人,就是另有新庄介入,换庄接筹。广大散户此时便大可坐山观虎,稳坐钓鱼,岂不快哉?

由此可见,“每笔成交”是一个辨别庄家动态的有力武器,特别是它与市场基本价量指标,与个股自身价鼠指标发生背离时,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警觉。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