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跟庄解套策略:什么是涨停板式出货和跳水式出货?

1,涨停板式出货

由于97年深市创造了大大大财连续7个涨停板,以及98年沪市创造了南洋实业连续9个涨停板时轻易出货,以免被踏空。

于是,有些主力就专门制造涨停板效应,尤其是在高位做涨停板j这样,既可拉开匕升空间,乂可节省“子弹”,还可引起市场的追涨的轰动效应,以便轻松地派发。

涨停板式出货

主力利用涨停板出货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涨停板上不敢用大买盘接,牛怕吃得更多,只是用对倒,分批买进上方自己的大抛盘,引诱外界追涨,并不时地对准下方的接盘抛告。涨停板不时被打开,这说明主力出货意图强烈。第二种是,涨停板上有成百上千万股的巨额接盘,但成交量很大。原来,主力是不断地将自己的涨停板上的买单撤消后往后排队,“把方便让给别人”。看起来,接盘数量不变,实际上,主力是对若别人的买盘抛售。因此,高位涨停板之日,若成交最很大,往往是主力出货所为。

2,跳水式出货

有一些“凶悍派”主力,往往不是温和出货,而是“跳水”出货。主要是出于以下儿种原因。

(1)提高得知大盘有重大利空,如管理层查透支、查账、查机构违规等。

(2)上市公司有重大利空,如有诉讼案、投资失败、业绩大幅下降,送股方案落空等,如97年的中川国际、成员等股便是。

(3)年终要现金结账,向融资单位归还资金,故被迫跳水。

(4)做庄金线被套,后继资金匮乏,只能跳水,到底下去做来凹,以求曲线解套。

(5)股价拉得过高,背离价值,过度投机,只能靠跳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低出货。如某些三无股。

(6)熊审中的所谓“大牛股”,由于市场拒绝其巨大的升幅,无人跟风,主力只能靠跳水套住短线客,以求出场机会。如93年延中,94年重药、95年山西汾酒,96年广电,97年苏三山,98年海鸥基金、华联商城等。

(7)主力大比例透支,因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保证金范围,被证券商强行平仓。如95年通化东矣从20元到8元的大跳水便是典型。

(8)乘大盘涨势时人气底旺,主力以连续的跌停板抢先跳水出货,容易偷袭成功夺如98年11月的轻纺城,只用了12个交易日,就从20.65元跳水至14.08元,跌幅达30%以上。

(9)利用跳水,引发底部割肉盘,尤其是大户的透支平仓盘,以便主力再一次建仓。如98年7月,ST股票中北华联、通机、农垦、双鹿等曾出现连续5个跌停板的情况,以后却大幅上涨。步实证明,这是主力的砸盘建仓行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