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獐子岛有哪些资源优势?有的企业为什么后来转型?

獐子岛:上市后两年的发展令人失望——资源优势型向市场驱动型的转型过程之痛

獐子岛于2006年9月28日上市,上市之初即显现出中长线牛股的潜力。分析如下:

1.行业成长性好: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海参、鲍鱼和扇贝将有一个长景气周期。我国水产品2002年人均消费量不到13公斤,而韩国和日本人均消费量比我国高7,5倍,可见我国水产品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潜力和提升空间。

2.独特的资源优势:公司是我国最大海珍品底增养殖企业,在上市之初其所拥有的65万亩清洁海域和在虾夷扇贝养殖领城的经验是竟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没有了獐子岛周边北纬39度温度带,没有了丰富的浮游生物海洋资源,就无法养出虾夷扇贝。

3.公司目标远大:提出“打造中国渔业第一品牌,创建世界渔业百强企业”的战略目标。

4.专注和进取心:公司一系列商业和资本运作表现出了对主业的执着以及强烈的、持续性的扩张欲望。如:到2006年,公司确权养殖海城总面积达到65万亩,是2001年的4倍,年均增长达到32%。而且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仍在四处出击,洽谈新的养殖海城进行确权。

从上述四条来看,獐子岛不仅具备了本书前文所要求的对壁垒性长线牛股的选股要素,而且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所应有的远大目标、专注和进取心,是一个理想的中长线牛股可选品种。

獐子岛有哪些资源优势?有的企业为什么后来转型?

但是公司上市之后两年的业绩表现却令人大为失望,公司净利润在2006年仅实现小幅增长,2007年停滞增长的基础上,在2008年大幅下滑了25%。2006年、2007年销售很不理想,2008年销售终于上去了,但是利润却大滑坡,发展令人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开始体现,我们耐心研究338獐子岛近2006~2008年的经营状况,我们发现公司巨大的中长线成长潜力不是在衰退而是在强化,公司2007~2008年的业绩下滑是业务模式转型中一个暂时的过程现象。如下:

上市后两年令人失望的业绩有偶然因素也有转型的必然过程因素。

1.市场波动:由于从底播到收获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所以2006年拳头产品虾夷扇贝的可收获面积仍在13.5万亩;2007年受近两年异常气候的影响,主力品种虾夷扇贝规格偏小、价格不高,毛利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2008年由于海参、鲍鱼价格下降导致2008年净利润较2007年下降25.34%。

2.公司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公司上市之后即启动了业务模式由资源优势型向市场领导型的转型,公司的管理部门频繁调整,人员变更较多。公司转型耽误公司很多精力,如:销售转型主要碰到的困难包括如何处理和经销商的关系以及对经销商的管理,如何使公司原有文化与所吸收的市场化人才融合,如何在事业部体制下合理分配部门权力和调动部门间的积极性。这使公司的经营效率暂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公司渠道和品牌建设的推进,市场能力的强化完全可能将激发公司的资源优势从而为公司带来持续的高成长动力。

事实证明,獐子岛的净利润在2009~2010年实现了高达近65%和105%的爆发式增长。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2009年初就失去了耐心,我们将失去一只从2008年底到2010年底整整上涨了十倍的大牛股!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