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为什么说市场很情绪化?如何理解市场很情绪化?

另外-个因素是情绪的强大效应。公众对政府出资救助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存在着争议,起源于次级贷款坏账冲销的信用危机。经济衰退,失业率不断攀升,这些都使得2008年和2009年的股市处于大跌的漩涡中。一家知名日报财经版头条报道:“对信贷紧缩的持续担忧推动股市持续走低。”这个标题F面的基本事实是“焦虑”一词。在2008年第四季度以及之后的每一天此类报道层出不穷。

投资者情绪尤其是股市的羊群心理一能够移动高山。当然,这种情绪可能来自经验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位投资者和每一家机构对于同一条信息的反应都将一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相当于要求人类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一种高度自动化模式。

为什么说市场很情绪化?如何理解市场很情绪化?

为了尽量保持不偏不倚,现今的有效市场理论比40年前刚提出时更符合事实。这样的理论修正,如果是出于互联网速度提升,以及人们更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就好了。问题是,这实在与假说本身没有多大关系。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用以显示信息的计算机与移动设备数量的激增,使得人们能够以最为快捷的速度分享并传播投资信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喜欢这个关于有效交流的理论。除此之外,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我们没有获得更多的有效性。市场一直是混乱的,而且还将.直混乱下去。

基本论点:在一个基于完全信息的经济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表现得绝对理性。

登陆你喜欢去的财经网站。网站的基本成分是什么?也许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正在张跌起伏的新闻;可能有大公司宣布裁员或盈利达到(或达不到)预期的消息;或者有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财务和经济预测的新闻。

传统的新闻媒体一共只有那么多资源和版面,来报道它们认为有价值的新闻。当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企业宣布取得重要进展时,那些相对于小盘股来说同样重要的信息往往只能弃之不报或者,至少只能屈居报纸末版。媒体关注最受欢迎的公司,它们拥用最多的追随者。这些公司通常是大型公司,原因在于它们拥有知名品牌、巨大的市值和大量的股民。在媒体产业中,大部分的收人来自广告,所以受众越多越好。例如,有12名分析师跟踪研究辉瑞公司(Pfi-zer),相比之下,有几十家小型制药公司前景看好,却鲜有或根本没有分析师研究分析。想想看,媒体报道辉瑞公司(Pfizer)信息时的迅速与报道小企业的速度之间的差别是多么巨大。即使在今天,一些人比如说我本人,依靠投资小盘股开创了事业,但仍然必须积极主动地搜寻小盘股的信息。而那些大公司的新闻总会想方设法找到我。

然而,这也是你赚钱的机会。研究股票、搜寻消息,在基本面分析和估值都告诉你这只股票将成为股市赢家时买入。如果你行动迅速、买得早,随着消息的传开,你的投资价值很可能会稳定增长。

虽然重要投资信息的获取比10年前要容易得多,但是从定义上看,“可及性"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每一位投资者或每一家投资机构都能获取到信息一或者说,以一种相同的方式对待信息和对信息做出反应。

当技术使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取,事实上掌控一切的仍然是人。不同的人看事物的方式不同,反应也不尽相同。人们以不同的优先级处理信息,所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还有就是,我们都会犯错。

作为一名认真勤奋的投资者,你想要避免犯其他投资者所犯的错误,即只关注重大消息而忽视不太显眼的数据。这些不起眼的数据如果善加分析,可能会产生可观的投资收益。如果想要克服有效市场理论的缺陷,你必须调查指引你找到那些尚不知名的小盘股的各种信息。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