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蓝筹股为何被老股民嫌弃?老股民为何不爱买蓝筹

  蓝筹股为何被老股民嫌弃?老股民为何不爱买蓝筹?

  蓝筹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沪深300静态市盈率13倍,即时投资的预期年收益率可达8%左右——这番看上去有点像股评的话,出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公开表态。

  于是乎,券商基金被要求引领价值投资,交易所出手打击炒作。银行等蓝筹股应声而起,力挺指数,令大盘在技术性压力面前数次转跌为涨。

  蓝筹与题材,价值与成长,是股市永恒的主题,过去也多次上演二八转换的轮动效应。有意思的是,笔者认识的资深市场人士,无论职业股民、民间高手,还是私募大佬,很少有青睐蓝筹的。

  这是A股投机盛行造成的思维定式,但究其因,与过去中国股市一些体制性弊端也不无关系。

  蓝筹大多是国企,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先天不足,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中石化的天价吊灯,中石油的内部房价,四大行、三大电信商的高层轮岗,都一再展示着国企的特色。

  蓝筹大多属传统行业,而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相比而言,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前程远大,更符合资本市场炒预期的习性。

  蓝筹大多盘子大,市值高,往往已在本行业位居全球市值前列,增长空间有限。

  蓝筹虽然业绩好,但重融资轻回报,动辄增发圈钱,却吝于分红。

  除了上述台面上的理由,蓝筹盘子大、炒不动;其高管位高权重,不会轻易“配合”炒作,应该也是市场主力不喜欢蓝筹的原因。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就认为,在中国,蓝筹只能趋势投机。如果抱着价值投资的想法,持有蓝筹数年不动,几轮涨跌下来,往往回到原点,白忙一场。倒是中小盘高成长股,虽然估值偏高,碰到天时、地利、人和,不断发展壮大,给予股东丰厚回报。

  在笔者看来,蓝筹不受追捧,也与投资者结构有着直接关系。中小投资者风险偏好度高,在每年8%的确定收益与可能翻番也可能赔本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毕竟,本金太小,自然会倾向于以小搏大。就连巴菲特也曾表示,百万以下的资金,应以投资成长股为主。

  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如果有了8%的确定收益,还可以通过融资等金融杠杆放大其收益,当然乐于接受。

  当前市场,从估值来看,蓝筹确实已具备投资价值。但如果上述体制性弊端不改,投资者结构不变,蓝筹价值投资的号召,搞不好又会为市场“稳着指数炒题材”提供机会。

  更多蓝筹股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