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钴上市公司龙头股票

     中国或对钴收储2000吨?

    钴为不可再生金属,且资源量稀缺,储量及产量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或企业,中国是钴消费大国,钴原料主要依靠从刚果(金)进口。因自身经济发展和战略需求,中国拟收储约2000吨钴作为国家储备。知情人士称,收储可能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

    钴上市公司龙头股票名单分析

    华友钴业(603799),公司主要生产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硫酸钴等各类钴产品及电积铜、粗铜等铜产品。公司通过十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在刚果(金)建立了集采、选、冶于一体的资源保障体系,能为国内制造平台提供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2018年,公司启动了印尼红土镍矿资源开发,规划建设年产6万吨粗制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为未来高镍锂电材料的发展准备原料。同时,公司进行了城市钴镍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布局,完善了钴矿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建设,布局了阿根廷锂盐湖和刚果(金)锂矿资源,为公司获取可持续的钴、镍、锂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低成本、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为公司打造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成立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公司与多家知名整车企业合作梯次利用开发和承接退役电池再生处理,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合作以废料换材料的战略合作模式,已与多家国内外整车企业达成退役电池回收再生合作。

    寒锐钴业(300618),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包含钴粉,电解铜和钴精矿。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包括矿产开发、收购、粗加工、冶炼提纯、钴粉生产在内的完整的钴产品产业链。公司海外子公司刚果迈特的业务主要为钴、铜矿石的开采、收购和初步冶炼,初加工后的钴精矿和氢氧化钴等钴中间产品运回国内,由江苏润捷外购或者委托外部加工成碳酸钴等钴盐产品,钴盐再由寒锐钴业进行深加工,形成各种性能和规格的钴粉。此外,公司保持稳定的资源整合渠道,矿产原料储备充足,发运回国的钴类初级产品除自用外,全部供应给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需求钴资源的领域。公司已形成了完整的钴产品生产和销售体系,随着钴产品的需求逐步增长和钴价的企稳回升,通过完整产业链优势,形成和增进核心业务与盈利模式,成为高附加值钴产业链优势企业。

    洛阳钼业(603993),本公司为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钴产品为氢氧化钴,于国际市场销售。公司以不低于3.12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7.69亿股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18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拟用于: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95亿元);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85亿元)。巴西铌、磷资产收购项目标的为AAFB、AANB各自100%股权。此次拟收购的铌业务是公司现有钼和钨业务的一个重要战略补充,达产后将稳固全球第二大铌生产商的地位,同时,公司借由购买磷业务将首次介入农业资源领域。刚果(金)铜、钴资产收购项目标的为FCX旗下FMDRC100%股权,其间接持有位于刚果(金)境内TFM56%的股权,TFM拥有的TenkeFungurume矿区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产之一。2019年1月,公司拟通过洛钼控股自BHR处购买其所持BHRDRC100%的股份,从而获得BHR通过BHRDRC间接持有的TFM24%的权益。本次交易对价为1,135,993,578.71美元。在公司于2016年通过重大资产购买(收购境外铜钴业务)已间接持有TFM56%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本次交易收购TFM24%的权益,可以增加公司在该矿的话语权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盛屯矿业(600711),全资子公司盛屯尚辉拟在刚果(金)全资设立刚果(金)盛屯矿业有限公司。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作为刚果(金)矿权整合收购、勘探、生产管理的平台。注册资金100万美元。非洲刚果(金)具有世界丰富的铜钴资源,当地钴矿及钴产品成本优势明显。本次投资,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原产地的深耕布局,有利于增加公司钴资源储备。

    2018年4月消息,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12亿元购买珠海科立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00.00%股权。科立鑫自2002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精炼钴的研发和生产,是中国最大的精炼钴生产商之一,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强化盛屯矿业钴材料业务版图。

    从2016年开始拓展金属钴业务以来,公司以主要原产地刚果(金)为基地,在南非、新加坡、中国香港及国内逐步建立涵盖“钴原材料”+“铜钴冶炼”+“钴产品贸易”+“钴材料深加工”+“钴回收”各模块的完整业务体系。刚果(金)当地钴矿及钴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公司在原产地及关键物流节点深耕布局,形成较强的钴原料供应保障能力。目前公司钴材料库存持续增加,发展后劲足。公司在刚果(金)年产3500吨钴、10000吨铜钴综合利用项目也计划在2018年7月试车投产。目前,公司钴材料业务已产生良好效益,业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基本金属业务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向新能源电池金属领域成功拓展,获得了新的发展驱动力,为公司业绩的持续稳步提升提供保障。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