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小米大涨13%市值超4200亿港元

   小米集团上市次日高开高走,涨幅一度扩大至13%,截止发稿,公司股价报18.98港元,涨幅12.98%,市值超4200亿港元。

  小米成立八年,历经了起起伏伏,9日终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然而在港交所首日上市的小米却走跌“破发”。在机构“大佬”的加持下,自称是互联网公司的小米将会如何应对?

  小米“破发”依然没有阻挡雷军为小米上市举行的庆功宴。

  7月9日晚间,雷军携新老朋友在香港某酒店举办小米香港主板上市庆功宴,作为雷军金山的老朋友们,金山公司创始人张旋龙和前金山董事长兼总经理求伯君也都出现在活动现场。

  “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赚一倍”。雷军说。

  而小米此前的估值曾一度被传出2000亿美元,此后从1000亿美元一路下降至543亿美元。而对于破发,雷军直言“股价短期波动不重要”,要脚踏实地做好公司。

  “最近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上市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和沉甸甸的责任,上市仅仅是小米新的开始”。雷军说。

  上市首日破发 总市值回到四年前

  连跌数日的香港恒生指数9日走升,而在港交所首日上市的小米却走跌“破发”。

  7月9日,小米集团上市首日开盘16.6港元,相较上市前发行价17港元下跌逾2%,而截至收盘报16.8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18%,成交额为76.824亿港元,总市值为3759亿港元(约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

  早间,面对小米开盘即破发,雷军在鸣锣开市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刚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告诉我,比他想得好得多”。最近大势不好,短期股价不是最重要的,长期公司的价值还是最重要的。

  同时,当日香港恒生指数却开盘走高,9日交易日收盘后上涨372.88点,涨幅为1.32%。

  小米9日收盘总市值为479亿美元与三年半前的估值接近,当时国际投资者给小米450亿美元估值。

  2014年12月份,雷军刚刚在微博上宣布,小米上周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额为11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了450亿美元。参与的投资机构包括All-Stars全明星基金,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小米上一轮的领投方DST以及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

  7月8日,雷军在公开信说,最早期VC第一笔500万美元投资的回报高达866倍。不过,2014年12月投资的基金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的回报不但不高,剔除各类资金成本因素,如今并不赚钱甚至亏钱。

  “尽管长线持有将近4年的回报几乎为零,但我们还是会长期持有,看好小米未来的生态模式”。9日,一位2014年12月投资小米的机构投资者对独角鲸科技表示。

  小米上市首日破发的势与实

  “过去小米路演的时候火得不得了,不停找我要额度。最后一两天遇到压力,整个完成路演定价,压力才真正开始,因为三大股指天天跌,跌的心都碎了”。9日,雷军对记者说。

  “大家都来港交所上市,但谁都没想到现在的行情”。

  上周小米认购倍数仅为9.5倍,远低于去年上市公司的数百倍。此外,上周五,小米盘前小米股价曾一度跌5%,而9日早间开盘,小米便跌超2%,因此,雷军说,“李小加跟我说好于预期”。

  一位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从机构角度,我们觉得这个估值比较合理,如果长期发展来说,比较值得期待。不过,也有港股分析师告诉记者,其现在看空,因为小米股价仍然偏高。

  而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认为,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小米还是在讲故事,但让投资人买单是另一回事。”

  一边是分析师们看淡,另一边则是机构大佬“加持”。

  比如李嘉诚斥资3000万美元认购,马云、马化腾等都以个人名义有大笔认购。而国际上对小米的认购热情也比较高,索罗斯旗下基金等参与了小米股权认购。高瓴资本及美国资本集团也分别认购了6亿及5亿美元小米股份。

  “投资者真金白银投资55亿美金,万一跌得很难看,怎么出去见人呢?”对此,雷军9日对记者表示,尤其是最近一两天,小米过去八年有起有落,这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

  与此同时,9日港股出现了破发潮。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监管者不可能说哪个公司好哪个不好,交易所就服务俩人,有钱的和用钱的。”多元化的市场只要有交易就不存在好坏。我们作为交易所应该非常中立,即站在发行者又站在投资人角度。

  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资公司里,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占比高达68.42%。

  对于市场上关于港交所发入场券过多投资者没保证的声音,李小加表示,我从来不想找多少家公司上市,也没追求数量的动力。交易方式是你愿意来就来,来了也是一视同仁。能不能把门坎弄高?想雪中送炭就不能把门坎弄高,不保证进了门槛的风险可控。监管者不可能说哪个公司好哪个不好,不能说哪个行业哪个不太好。

  小米集团的估值一度曾达1000亿美元,但为何此次估值下降这么多?

  “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6月19日其申请推迟CDR发行审核后,新京报了解到,小米申请推迟CDR发行审核是由于投资机构对于其估值尚未达成统一意见、CDR定价也无法统一所致。多家机构人士表示,根据小米招股书数据来看,其估值500-600亿美元比较合理,而小米想要的估值则高达700-800亿美元,原本一些观望的投资者陆续撤资。

  6月21日,新京报获得的一份路演资料显示,小米集团预计市值为539.05亿至697.59亿美元。如果15%的超额配售权,市值将为540亿至703.24亿美元。整体来看,这一数值远低于小米自身和早期业界的预期。

  一位港股分析师告诉记者,导致小米估值降低的原因是,已上市的独角兽公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投资者对未上市独角兽的评价更加理性。此外,对于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认知上也正在趋于理性,手机制造商的定位更符合小米的情况。

  此外,小米肩负着多重身份试水的重任,其不仅将验证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市场认可度,也将测试CDR的吸引力。业内人士表示,小米集团IPO将为中国其他科技公司开路,如果不顺利,则影响甚大。

  小米上市首日下跌“做空”惹的祸?

  小米9日同步推出小米期货及期权,允许市场“做空”,这在港股市场并不常见。

  而此前被称之为港股四大独角兽的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平安好医生,在其上市首日均未推出期权期货。

  那么,小米上市破发是“做空”惹的货吗?

  对此,7月9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小米上市第一天推出小米的衍生品,意在给市场削峰平谷,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不至于大幅下跌和剧烈波动。过去香港历史上只对两家公司做过这样的事情。

  李小加进一步解释道,这类衍生品在ICBC(工商银行)和AIA(友邦保险)做过,这并不是说某个公司有什么特殊,我们要给这个公司做。关键是因为这样的公司规模足够大,市场对其关注的兴趣足够深。

  “因为这些产品是能满足各个价值链上不同投资者的产品”。李小加表示,一般是等公司上市以后看交易的活跃程度,一定是产品里要求现货。现货产品本身比较深,比较广,交易量比较大。因为在现货池子里边做衍生产品才比较大,比较安全,才有吸引力。所以说一般的做法是等公司上市一段时间,把卖空引入,特殊的这些我们叫structure product-结构性产品全部都可以引入。

  他透露,港交所对小米集团的判断,估计头一天的交易会吸引大量的交易,而且这个交易本身有相当的深度,投资者有足够的兴趣,风险管控也能承受得住。希望让这个产品交易起来越活跃,而且能给不同取向的投资者,不同的需求能够满足。

  7月4日晚,港交所曾发布公告称,将于小米上市日向投资者提供多项产品选择,包括小米期货及期权、小米衍生权证,并纳入认可卖空指定证券的名单。

  李小加表示,我们这样做是希望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包括看空的、看多的、不愿持有现货的、以小博大的参与者都可以参与小米的交易。

  一位持有小米股票的分析师表示,从机构角度,我们觉得这个估值比较合理,如果长期发展来说,比较值得期待。不过,也有港股分析师告诉记者,其现在看空,因为小米股价仍然偏高。

  “之所以选择小米,并不是因为喜欢小米,也不是给它特殊待遇,是因为哪个产品的交易深、交易面广,市场注意力非常强,使得所有的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有足够的信心,我们觉得小米到了这样一个地步,所以在第一天我们就把小米所有的衍生品打开了。”李小加说。

  争议:

  纯互联网收入占比8.6% 雷军坚称小米是“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此轮多空博弈仍是对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讨论的延续。此前,采用互联网公司模型对小米估值一度高达1000亿美元,而作为一家硬件制造商,其竞争激烈、利润远低于苹果,导致估值骤降。

  7月9日,雷军在港交所致辞时说,“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设置了同股不同权的制度。”

  他称,如果没有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我们很难有机会在香港挂牌上市。我相信,香港会迎来更多优质的互联网公司。

  “谈到互联网服务,这也是大家困惑的焦点”。而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重申,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他如此解释:去年小米电商和新零售占总营收的63.7%。加上纯互联网收入占总收入的8.6%,已经到了99亿元的巨大的规模,增长率增长得也比较快。只考虑纯互联网收入的话,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在全球排在二十几位。

  这是不是意味着小米跟世界互联网巨头竞争?对此,雷军说,实际上我们和巨头合作大于竞争,这也跟我们中国互联网格局差不多。

  招股书显示,小米公司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报告期内,过去三年互联网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9.6%和8.6%,主要来自于广告推广和移动游戏业务。而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40%、71.26%和70.28%。

  同样作为手机业务巨头的苹果,其今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来自于服务的营收为91.9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1%,约占总营收的15%。这些服务包括iCloud云服务、Apple Music音乐服务、Apple Pay等。但苹果的市盈率仅为18倍。

  而作为互联网巨头的腾讯,其2018一季度总营收735.5亿元,增值服务468.8占比64%,网络广告106.9占比14%,其他业务159.6占比22%。很显然,腾讯的互联网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接近80%,显然高于小米。

  对此,证监会此前给小米的反馈意见要求,请发行人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业务实质、收入占比、利润来源等,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

  6月21日,在其创始人雷军看来,小米怎样都不嫌高,他希望更高更强的估值。他表示,“(小米)应该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而新物种因没有天敌得以快速成长蔓延。

  面对小米估值下跌以及此前“苹果X腾讯”的说法,9日,雷军接受央视财经记者专访时回应称,在小米路演上市过程中,有不少PE机构问小米该如何估值,他认为小米从硬件来说应该是参照苹果,从互联网公司来说,应该比照腾讯。并不是说真的苹果市值乘以腾讯市值,那数据太大了。

  这是否意味着市场机构也看不懂小米呢?对此,雷军称,小米有自己的商业模式。雷军称,很多人看不懂小米,主要是小米比较创新。小米是硬件公司、电商公司也是互联网公司。从电商来看,小米做了100多种产品,比较专注的,相比亚马逊做了1亿多种。通过过去八年努力做了100多种,还会脚踏实地。

  对于小米的边界,雷军表示,肯定有边界。“我定了三个原则:同一个用户叠加;都在小米电商核心零售平台上,不搞新渠道,有没有能力做”。他透露,小米一季度同比增长85.7%,“这么大规模保持这样增长,前所未有”。

   A股小米概念股有哪些?

   股票代码/股票名称

SZ300701森霸传感

SZ300458全志科技

SZ002655共达电声

SZ002138顺络电子

SZ002681奋达科技

SZ002885京泉华

SZ002137麦达数字

SZ300538同益股份

SZ002903宇环数控

SZ002600领益智造

SZ002841视源股份

SZ002432九安医疗

SZ300566激智科技

SZ002861瀛通通讯

SZ002913奥士康

SZ300230永利股份

SZ002705新宝股份

SZ300322硕贝德

SZ300242佳云科技

SH600577精达股份

SZ300433蓝思科技

SZ300221银禧科技

SZ300408三环集团

SZ300083劲胜智能

SZ002635安洁科技

SZ002467二六三

SZ300088长信科技

SZ300577开润股份

SZ002769普路通

SZ000049德赛电池

SH603678火炬电子

SZ000050深天马A

SZ002241歌尔股份

SZ000725京东方A

SH600986科达股份

SH603160汇顶科技

SZ002579中京电子

SZ002273水晶光电

SZ000823超声电子

SZ300183东软载波

SZ002456欧菲科技

SZ002416爱施德

SZ000727华东科技

SZ300207欣旺达

SZ300115长盈精密

SZ000333美的集团

SZ002768国恩股份

SZ300134大富科技

SZ300032金龙机电

SZ002384东山精密

SH603386广东骏亚

SZ002369卓翼科技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