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缺芯潮将会持续 中芯国际挑战与机遇并存

  7月底,在A股和港股突然遭受政策风险暴跌时期,中芯国际却逆市高涨,于7月26日大涨10%,27日甚至一度涨幅20%,成交量放大至近200亿。8月5日盘后,中芯国际披露了二季报,当日股价逆势上扬5%,似乎已经表明了这一季的财报暗含惊喜。不出所料,根据数据显示,中芯国际二季度营收13.44亿美元,同比大增43.3%,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中芯国际

  营收大增的原因简单4个字总结就是:量价齐升。2021年缺芯问题一直存在,多家汽车厂商由于缺芯都被迫停产,在芯片极度紧缺之下,自然是晶圆厂涨声一片,在中芯国际财报发布前,三星还表示要提高晶圆代工的价格。供给紧俏之下,中芯国际二季度加足马力搞生产,单季度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00.4%,超负荷运转,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中芯国际的毛利率也刷新了近年来的新高。单季毛利率站上30%的大关,达到30.1%,超出公司5月份给出的25%到27%之间的指引。

  除此之外,中芯国际二季度还有一项数据表现不错——合同负债。合同负债是指企业收了客户的钱,但还没交付货物,显示在财报上便是负债的形式存在。

  二季度,中芯国际合同负债达到了7.84亿美元,较一季度的2.92亿美元暴增168%。由此可以看出,在缺芯潮之下,代工厂下游客户抢着要产能。产能扩建方面表示,还是按计划推进,但准证审批、产业链紧缺、疫情引起的物流等不可控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设备到货时间。公司会尽全力优化内部采购流程、加快产能安装效率,争取尽可能缩短采购周期,早日达产。

  在未来一年中,缺芯潮快速消退的可能性比较小,量价齐升的场面还将会持续,这对依赖成熟制程的中芯国际来说算是好消息。但从长远来看,受累于美国打压,先进EUV光刻机受阻,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制程上的步伐被人为压制。从研发费用上看,中芯国际已经连续2个季度下滑,研发费用率也从高峰时期的23.5%下滑至10.6%。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