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第三代半导体股市掀风浪 借势乘风破浪无须光盯诺安成长

  近期半导体及元件概念在二级市场再掀风浪,第三代半导体也成为投资者瞩目的对象,于是诺安成长这类网红基金短期内成为净值较快增长的类型。

  涨价逻辑大于材料迭代

  从供需角度出发,新能源汽车、5G带来的MCU、功率器件、模拟芯片、存储等需求大爆发;同时受中美科技竞争和产业链多方面影响,国内扩产进口海外半导体设备交付周期也普遍有所延长或面临不确定性,所以半导体产能结构性紧张未来一年大概率仍持续。

东南汽车

  以新能源汽车概念为例,中国2021年一季度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3万台,较2019年增长一倍,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的84%,作为电驱系统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将会拉动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功率半导体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厂商也纷纷开启扩产计划。在强大需求带动下,除了上述的功率半导体,全球半导体设计、封装、测试和设备产业都将迎来非常快速的增长。

  从持仓看,银河创新成长和诺安成长有一定的不同,诺安成长更多集中在半导体产业链利润率高、自主化率高的设计板块;银河创新成长更多考虑短期的成长确定性,增持了北方华创(002371)和士兰微(600460)。其中,士兰微配置的逻辑主要是新能源对于上游功率半导体的拉动效果,一季度士兰微对产品售价进行调涨,取得了史上单季最高盈利,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近期半导体及元件概念的集体上行主要是受“缺芯”荒影响,第三代半导体的政策影响更多起到催化作用。其中的“代”指的是半导体衬底材料的变化,目前已经有应用的材料以SiC、GaN为主,技术还处在早期的产品导入阶段,下游应用主要为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射频器件等。以SiC产业链为例,由于SiC衬底耐高压、高温、高频的特性,应用偏向1000V以上的中高电压,下游应用主要为电动汽车、光伏、轨交等领域,但国内相关的上市公司华润微、士兰微、【斯达半导(603290)、股吧】(603290)市场占有率偏低,为公司贡献营收的主要还是硅衬底的传统产品。

  宜分散布局能实现国产替代的公司

  以诺安成长为首的公募偏好于布局芯片设计公司,一方面是设计公司利润更高,另一方面国内的设计领域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从产业情况来看,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是国内半导体发展基石,尤其是国内对于成熟工艺的依赖更大。以8寸工艺为例,中芯国际的产能只有台积电的10%~15%,基本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汇顶科技(603160)的指纹识别、【圣邦股份(300661)、股吧】(300661)的模拟IC、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芯片、新能源车使用的功率半导体芯片也主要集中在8寸或12寸的成熟工艺中。因为下游需求井喷和供需错配,市场对于成熟芯片的依赖更甚。

  从短期布局方向看,受益于芯片供不应求,全球各地晶圆厂产能正在加速扩充,对于中国来说,国内晶圆产能扩张主要源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几大晶圆厂。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设备和材料是晶圆产能扩张的基础,北方华创、【华峰测控(688200)、股吧】这类公司的行业壁垒较高,业绩增长确定性也较高。另外,在缺芯背景下产能为王,晶圆代工或者能够自行设计、自行生产的IDM厂商能够短期脱颖而出,例如斯达半导、捷捷微电(300623)、新洁能(605111)等。以近一月涨幅超过30%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为例,基金加仓的斯达半导、新洁能近10日涨幅超过20%。

  当然,半导体行业是一条相对较长的产业链,厂商各自的禀赋和技术路径也是各有不同,公募也难确保抓住当期的市场主线。5G基站、数据中心、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对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射频芯片/功率芯片)、分立器件(功率器件)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加之国产替代逻辑的持续,半导体仍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板块,当然在布局时也不必光盯诺安成长,分散投资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