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程序化交易如何进行以及风险,目前对于程序化交易误区

  程序化交易被认为是证券交易新模式,和之前的交易方式只能够买卖一种证券相比,程序化的交易方式可以买入一揽子证券。纽交所对于这个术语的定义是同时买入15个股票或者一揽子股票达到150万美元的交易。量化交易是什么意思也在万洲财经上进行过介绍。

程序化交易.jpg

  目前学术界对程序化交易没有统一、权威的定义。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程序化交易是一种新的电子交易模式,它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系统,根据预设的交易模型和规则,当模型条件触发时,计算机立即完成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可以看出来我国对于这一交易认定主要是集中在其交易策略建立的模型以及计算机程序上。

程序化交易策略.jpg

  从金融工程和量化投资的角度来看,程序化交易从交易频率上可以分为高频交易和低频交易。根据交易的目的和动机,程序化交易可以分为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三种类型。一个具体的投资交易过程可以包括两个部分:交易的决策和执行。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其更关注程序化交易产生的潜在风险。从风险控制和监管的角度来看,它们分为以下五类:

  预测策略:对于同一类型的标的根据其历史投资以及现在的市场目前趋势预测,其中包含其趋势、反转以及价格方面的预测。

  自动做市商策略:和普通做市商一样,自动做市商的高频交易员通过向市场提供买卖指令来提供流动性。不同的是,它们与投资者作对,并在提供流动性方面发挥作用。

  基于事件的策略:根据市场的特殊时间以及投资者交易挺行制定。

  套利和套期保值策略:主要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的之间进行交易而获取收益进行套期的交易策略。

  市场跟踪策略:捕捉市场动态,引发市场跟进,如频繁下单/撤单和诱导。这些策略大多不符合,会被视为市场操纵。

  在了解程序化交易之后,我们将重新审视对舆论及其主体的诸多认识误区。

  误区1:程序化交易有助于涨跌。

  程序化交易只是一种手段。就像软件下单取代电话委托交易一样,程序化交易加速了价格的形成,但并没有放大价格的涨跌。相反,算法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的一部分,目的是减少市场影响,而只是反映策略师在撰写策略时的意图。从目前国内交易量人工交易的压倒性优势来看,真正帮助增减的是“人”的非理性行为。

  误区2:程序化交易对市场有负面影响(比如光大乌龙指事件)

  以极端事件为例,证明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全面讲述,而是以偏概全。将技术上的偶然事件混淆为程序化的必然特征。此外,光大事件的原因不仅涉及程序缺陷,还涉及风险控制背后的人为因素。程序化交易在今天的市场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比如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也是编程的应用之一。

  误区3:程序化交易导致a股股市崩盘

  与光大的乌龙指数和美国的闪电崩盘不同,a股崩盘不是一天的事件,2015年跨越6月和7月影响更大。

  资金面在国内市场极度宽松,但库存供应非常有限。此外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媒体和投资者不理性等因素,a股泡沫不断被吹大,上证指数在指数涨跌中遥遥领先。在缺乏整体协调的情况下,盲目去杠杆化和救市,仓促应对,导致事与愿违。

  7月9日,a股有意反击。当日两市2879只股票中,51%的a股停牌(约1500只停牌,为历史最高),46%在涨停,只有3%仍在正常交易。7月9日,在6月26日以来的大约三周时间里,a股大部分时间处于疯狂状态,要么是大面积的涨停,要么是大面积的跌停。再加上交易公司停牌,在股市崩盘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有一半的股票每天都无法正常交易。这造成了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当超过一半的两市股票停牌时,如果基金赎回,就不得不将尚未停牌的股票扔掉套现,这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抛售压力和恐慌情绪的蔓延。这一切和程序化有什么关系?

  误区4:程序化交易导致了2010年美国闪电崩盘。

  无数补充理论试图解释这几分钟的市场异常。被有人认定是程序交易的原因造成了市场的异常而呼吁限制此类交易。系统故障和与编程相关的错误是闪存崩溃的部分原因,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包括流动性恶化、恐慌导致的跨市场联动、过度抛售、缺乏冷却机制等。美国监管当局采取了第一批应对措施。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