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洋丰发债怎么样以及洋丰转债会破发吗,洋丰转债中签能赚多少钱

  现在可转债申购相对来说比较火爆,在3月25日申购的洋丰转债也是非常受到欢迎的,从其发行规模上看,这一转债的发行规模不是太大,进行申购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中签的。更多的投资者要关注的还是洋丰发债怎么样以及其会破发吗。

  洋丰发债怎么样?

洋丰发债怎么样

  投资风险:

  1.业绩增速不稳定。2016年和2019年,扣非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4.77%和21.96%,其余年份保持较快增长,业绩周期大约为3年。

  主要是复合肥原料为单肥料,最终于石油价格密切相关,销量取决于蔬菜、苹果等经济作物占比,价格取决于粮食价格,特别是经济作物价格。去年单肥料价格走低,养殖业带动了玉米价格攀升,公司业绩迎来反转。

  补充个小例子,2018年,蔬菜与苹果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为481.76元与454.12元,远高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130.97元、148.56元与137.53元。

  2.短期涨幅较大。去年低点以来,累计上涨236%,整体涨幅较大。

  3.估值偏高。当前公司的市盈率和市销率分别为32.69和2.78,分别处于87.09%和90.57%的分位数,相对估值处于历史偏高水平。

  主要看点:

  1.经营现金流稳定,现金余额偏大。公司近年来经营现金流净额均为正数,2020年9月底余额为27.29亿元,相对债务规模偏大。

  2.盈利能力较强。公司2015年到2019年,ROE均值为13.53%,处于较高水平,而且较为稳定。

  3.负债率偏低。2020年9月末的负债率为32.83%,处于偏低水平。同时速动比率为1.39,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4.有较大潜力。公司是国内磷复肥龙头,产能第一,拥有一级经销商5000多家、终端零售商7万多家,渠道+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新型肥料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016年至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5.01%),是国内业绩弹性最大的磷肥标的,有望受益于行业景气。

  可转债破发原因

  可转债的定价,主要与股市(可转债正股)、债市、供给、市场情绪等诸多因素有关。对于近期可转债尤其新可转债的走弱,大概可以总结以下五大因素。

  1、债市调整。近期债券市场趋弱,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高,因而可转债的债性部分也走弱,价格也受影响。

  2、大股东频频快速套现。从投资者情绪来看,近期可转债密集上市后,多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售的可转债上市后快速套现,引发投资者的担忧。

  3、年底资金锁定收益。年底各种机构兑现收益,也不排除卖出可转债,增加了市场供给,产生一定影响。

  4、可转债扩容。大扩容被认为是可转债走弱的首要因素。

  5、A股调整。A股市场调整,可转债的正股大多也出现调整,因而可转债也受影响下跌。

  行业情况

  1.复合肥行业底部优胜劣汰,重构竞争格局,粮价上行助力复合肥需求企稳回升

  自2016年复合肥行业步入调整以来,复合肥企业因上游单质肥价格上涨及下游农产品价格低迷呈现两头受挤的状况,行业进入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资源全方位角力的关键阶段。而经销商渠道也同样受到复合肥价格上涨与农民对复合肥消费低迷的双重挤压,盈利大幅下滑,不少经销商因盈利困难而退出市场,或者转投行业地位提升的复合肥企业来保障自身利润空间。行业产能的出清和经销商渠道的优胜劣汰促进了行业竞争格局的完善与优化,在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经销商资源方面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

  经过五年的底部调整,复合肥行业景气度有望见底回升。首先,2020年国内主粮价格开启上涨,有助于带动农民用肥积极性。以玉米为例,连续几年的种植面积调减结束,国储去库存已至尾声,下游饲料需求增加,截至2020年7月底,国内玉米批发价格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7.78%,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其次,今年国内多项政策出台有望带动复合肥需求。2020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双季稻”,首次在中央层面鼓励恢复双季稻;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复合肥纳入化肥淡季储备。此外,2019年下半年以来,氮肥、钾肥、磷矿、硫磺等原材料价格下行,也有助于提升复合肥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农民用肥意愿。

  2.新型肥料方兴未艾,龙头企业竞逐新型肥蓝海市场

  我国复合肥行业转型升级被列为化肥行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复合肥行业将向规模化、高效化、新型化方向发展。着眼于营养提高、功能改善、减量增效、土壤改良、环境友好等需求的新型肥料,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11年至2018年的种植效益来看,经济作物的亩均利润远高于大田作物。相应地,经济作物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也远高于大田作物。例如,2018年,蔬菜与苹果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为481.76元与454.12元,远高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130.97元、148.56元与137.53元。

  而且,近些年来,蔬菜与水果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18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3亿亩,果园1.67亿亩,参照蔬菜和苹果的亩均化肥使用量,则我国经济作物的复合肥市场规模达到1700亿之巨。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预测,未来5年,中国新型复合肥市场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0%以上。

  经济作物产值高、利润高,复合肥使用量更大,对复合肥的价格敏感度更低,更关注产品贡献和配套技术服务。虽然新型肥料市场广阔,盈利能力高于常规复合肥,但中小复合肥企业普遍缺乏研发新型肥料的技术实力和配套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因此,新型肥料是大型复合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竞逐的制高点。

  3.磷酸一铵产能持续收缩,“三磷整治”开启供给侧改革

  2019年1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其中提出组织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等省市开展“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

  2019年4月30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安排,可概括为三项重点、五个阶段。“三项重点”,指磷矿、磷化工和磷石膏库;“五个阶段”,即“查问题-定方案-校清单-督进展-核成效”。2019年上半年相关省市需完成排查,制定限期整改方案并实施整改,2020年年底前对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以湖北为例,2019年7月8日,湖北省环境监察总队公布,湖北省已完成“三磷”专项排查,并即将进入整治阶段,计划到2020年基本完成“三磷”整治任务。经排查发现,湖北省共有“三磷”企业210家,其中存在突出环保问题的企业有74家,占比高达35.24%。

  各涉及省份高度重视整治工作。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整治任务开启以来,荆门对“三磷”企业清查摸底,对全市72家“三磷”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先后共开展四轮专项检查,截止2020年6月底,在生态环境部执法APP中录入的市辖内129个“三磷”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三磷整治的开展标志着磷肥行业的环保供给侧改革开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磷肥产量同比下降3.75%。随着三磷整治的逐步深入,行业准入条件和污染物防控标准将不断提升,预计磷肥的产量还将继续下滑,环保优势明显、资金实力雄厚、资源优势凸显的企业将显著受益于行业供给收缩。

  【新洋丰盈利预测】

洋丰发债怎么样

  关于洋丰发债怎么样、是不是会破发中签能赚多少就是以上了,祝大家好运!更多可以咨询客服QQ:108518994。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