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怎样认清题材股,如何进行题材股的挖掘

怎样认清题材股,如何进行题材股的挖掘

题材股的挖掘虽然我们无法把握主力炒作的每一种题材,但是基于笔者多年来对于国内股市的观察,有一些题材因具有共通性,同一种题材可以反复受到主力的炒作,这些题材因为具备较强的市场号召力,使得主力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从容炒作,了解国内股市中的炒作题材无疑会对投资者把握主力的选股思路极有好处,在此我们仅简单介绍一下市场的常见题材。 第一种题材是资产注入题材。资产注入通常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把自家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里面去,以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与股价,从而达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双赢”的目的。 原则上注入的资产应该质量较高、赢利能力较强、与上市公司业务关联比较密切,这样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注入,可以实现盘活存量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布局、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目标。 正因为资产注入往往会使一个企业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一定会反映到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来的,所以,自从中国股市诞生之日起,资产注入类题材一直是市场炒作的重点题材之一。

认清题材股的分类,才能更好地挖掘它

第二种题材是高送转题材。高送转一般是指大比例送红股或大比例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比如每10股送10股或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等。在公司“高送转”方案的实施日,公司股价将做除权处理,也就是说,尽管“高送转”方案使得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数量增加了,但股价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投资者持股比例不变,持有股票的总价值也未发生变化。高送转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原本已被炒高的股价大幅“打低”,给人一种此股仍处于“低价区”的视觉假象,这恐怕也是主力炒作高送转题材的最大原因。 第三种题材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题材。国家从经济全局的眼光来考虑必定会对某些产业进行扶持,给予优惠的政策,其中最关键的是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优惠的贷款支持。 处于这些政策扶持行业的上市公司从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其业绩改善自然就有了保证。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偏重于农业、新能源、航天军工等行业,这与国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预期的经济效果是密不可分的,比如2009年5月20日发布的“70亿补贴,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就是国家为达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目的而发布的政策,那么,享有补贴的上市公司将会从中受益,其二级市场的股票也更容易获得主力的炒作。 第四种题材是垄断题材。所谓垄断就是指公司主营业务突出,资金集中投资于专门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因而公司在市场某一领域中具有绝对优势,这一优势或体现在资源的拥有上,或体现在技术的创新上,这也使得此种产品或技术只被此公司所提供,而其他公司如要加入竞争的话,要么是缺少资源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要么是没有技术使得根本无法提供产品或服务,很难形成竞争局面。这样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称作是具有垄断题材的上市公司,这样的股票也往往能吸引大量市场资金,促使股价较快上涨。 第五种题材是年报、季报预增题材(又可称之为业绩改善的题材)。虽然影响股价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各种原因都在指向“业绩”,短期内股价和业绩不一定相对应,但是从长期来看,股价的高低基本上是按照业绩的好坏和成长性排序的,好的业绩才能支撑股价的长期上涨。 这一点从股市的长期走势来看,可以得到充分证明。其实,这与经济学中的“价格将向价值靠拢”原理是一致的。这里所说的“业绩改善的题材”主要是指季报、年报公布前的主力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个股所进行的炒作。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题材外,也有许许多多其他题材会纳入主力的炒作范围,可以说,只要一种题材包含了市场热点因素,它就是好的炒作题材,比如:创投板上市的消息产生了创投题材股、国庆阅兵的消息产生了国庆题材股、甲流感疫情的出现产生了甲流感题材股等。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