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汽车市场占有率份额都到那里去了?

  我们对于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情况可能不是特别了解,因为对于市场上面的信息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后期可以多多关注一下经济市场,来了解汽车市场。

  虽然2020年经济下滑的爆发并没有看到完全结束的迹象,但车市的这次特别半年度考试如期而至。

  当大多数人都待在门后,敞开的店面荒废了半年时,似乎每个人都已经预料到了终端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义客运车市市场综合销量为784.4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012.5万辆下降22.5%。

  在经济下滑和寒冬的双重影响下,车市半年的考试成绩难免有些令人沮丧。就连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自问:长城汽车明年还能生存吗?

  困境下到底是谁真正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是谁在利用惨淡的局面掩盖自己原本的销量?哪些品牌安全,哪些品牌濒临危险?

  也许,你可以在车市半年度考试的前15名中看到它。

  从汽车公司前15名的负增长来看,实际上很少有正增长来自整体累积市场份额的增加,从2019年的74%增加到现在的77.3%,这有些令人惊讶。

  2019年之前,十五家车企的市场份额可以达到70%以上,“头效应”明显。到2020年,市场份额数字仍在增长,集中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排名较低的公司的销量和市场表现越来越差,越来越边缘化。强势俞强和弱势俞弱的“效应”越来越明显。

  在其中,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今年上半年已降至35.4%,而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在6月份仅为32.6%,已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值。2019年,中国品牌汽车在车市的市场份额仍为39.2%。

  就自主品牌而言,整体市场份额的下降不亚于一个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完全8级地震,大部分边缘企业被抖落。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上半年汽车公司累计销量来看,近70家汽车公司销量下滑,31家汽车公司销量减半,20多家汽车公司销量跌至两位数或归零。企业危在旦夕。

  自主品牌“地震”的原因是国内汽车和车市市场逐渐形成买方市场,一些合资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降低价格、促进销售,直接走向光明面。这种难以骑虎难下的砸钱业务,涌入了很多玩家,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很多靠价格取胜的独立老玩家遭遇滑铁卢

  长安和广丰是“万千花朵中的一朵小绿”。

  除了整体市场份额外,长安汽车和丰田, 广汽的累计同比正增长也成为整个汽车企业15强榜单中的“百花齐放,一点点绿”。

  其中和长安汽车成为增长率最高的前15家汽车公司,半年累计增长率为4.1%。长安之所以在疫情冲击下仍能保持正增长是与长安系列、逸动系列的热销分不开的。而长安第三家合资企业的规划也在一步步落地,比如新能源长安,产品谱系的完善,全新蓝鲸动力总成的应用,以及智能互联和L3级自动驾驶量产体验的完成。

  同时,长安汽车也保持着稳步推进新产品的步伐。新系列“地心引力”首款10天销量7414辆,预售至今订单已超过2万辆。

  也许,长安汽车的秘密决定是建立在技术、产品和品牌的整体维度上,跟上时代的转型升级,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

  另一个正增长是唯一的合资品牌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3.1%,6月份在丰田, 广汽销售了67181辆汽车,同比增长21%。

  对广汽丰田来说,这一切似乎并不取决于“好运”,而是取决于“QDR的质量声誉和TNGA的先进实力”。得益于TNGA的加持,第八代凯美瑞,新一代雷凌 C-HR、威兰达等TNGA明星家族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关注,销量稳步上升。上半年累计销量222167台,同比增长82%。

  广汽丰田的QDR(高品质、高耐久性、高可靠性)一直是丰田的强项之一,其生产线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8.9%,质量能力始终保持世界一流水平。正是有了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广汽丰田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占据了上风。

  谁在放弃市场份额?

  半年测试结果不好,大盘有20%的跌幅。那么哪些车企严重拖后腿呢?

  首先是上汽体系。上汽排名前15的四家汽车公司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49.2%)、上汽大众(-37.2%)和上汽。通用(-33.3%)和上汽(-22.1%)的乘用车表现出领先的下降趋势。可以说,整个和上汽集团几乎所有的重要销售来源都呈现出严重的下降趋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早在去年,其中上汽和通用五菱就面临着品牌升级的艰难挑战,其主要车型呈现负增长趋势。为了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改变的是宝骏汽车的标志,但由于自身定位问题,销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此同时,新能源的上汽通用五菱布局也表现出了轻微的滞后,在去年的双点中负354597点。

  但“上汽-通用五菱现象”也可能与当前宏观经济节奏和社会发展节奏一致。

  大众和华南两兄弟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自从上汽大众去年被一汽-大众夺得冠军后,他似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今年上半年大众, 上汽同比下降37.2%,在输大市,运行而一汽-大众上半年仅下降个位数,在赢大市运行。

  事实上,上汽大众受到了中保今年年初进行的碰撞测试的影响,其品牌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直接影响了大众上汽的终端销售,同时上汽大众和斯柯达的“包袱”也一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上汽的销量。

  然而,上汽通用并没有完全从三缸发动机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一直依靠不断的“放血”来进行降价促销。但上汽通用三缸发动机的策略已经调整,很多车型都增加了四缸版本,6月份销量也有所缓解。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半年大多数汽车公司的销量都在蓬勃发展,但仅看6月份的销量,大多数公司都在稳步复苏,吉利、长安等独立龙头企业也在逐步崛起,尤其是日本汽车公司6月份均呈现正增长,日本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日系品牌,奢侈品牌逆势越来越强大,尤其是6月份,销量逐渐回暖,为什么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奢侈品车市市场还能走出独立市场?也许这可以从经济学理论上解释。在车市下行大环境市场,预算低的消费者会推迟购车计划,而不在乎预算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仍然会更倾向于购买品牌力较强的商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奢侈品牌的销售。

  毫无疑问,当车市突然遭遇经济下滑危机时,它给汽车公司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挑战,所有的变化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受到了攻击。汽车公司考半年“几喜一忧”似乎很正常。毕竟,一直在寻求变革的汽车公司将不得不在沉重的压力下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最后还有是奔驰高管的变革,也带动汽车市场的消费。

  从上面你可以了解到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是那么好对付,后期还看市场消费的程度来做决定,才能把市场给带动起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