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炒股为何要“懒”

  炒股为何要“懒”?

  2000年后,老爸炒股有点上道了。老爸说自己胆小,买股之前,就会想方设法把它的“五脏六腑”都看清楚,“健康”才买,病态的远离,最多只建四分之一的仓位。老爸说,这样可保存“充足弹药”,一有风吹草动,既可出击又便于撤退。的确如此,在此后的几次大盘跳水中,老爸的损失都小于大盘跌幅,亏损小于周围股友。

  世间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炒股也是如此。此法虽可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却无法将收益最大化。说不清是哪一年了,老爸从一家证券媒体上看到一篇预测泰达股份(000652,股吧)效益增长且10送3的文章,老爸之前买过泰达,比较了解,便在16元上建了四分之一的仓。此后3个月,该股涨至25元,除权后的第二天便填至16元。老爸在填完权后卖出手中股票,虽盈利了,可因仓位太轻而使收益大打折扣。此时,老爸又开始反思自己操作的得与失。

  2007年购买维维股份(600300,股吧),让老爸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的洗礼,也促使他下决心调整操作思路。此时,老爸已内退,他有大量的时间可花在股市了。

  经过看盘并了解基本面,老爸决定买豆奶行业龙头维维股份,并决定满仓,盈利就走人。2007年9月20日,在9.8元价位上,老爸破天荒满仓维维股份。大约7天后,该股升至11元,老爸想出货又有点犹豫。“再等等”,看着一片红的大盘,看着维维股份漂亮的走势,人性的贪婪让老爸也没脱俗,犹豫中断送了及时脱身的机会。此后,大盘从六千点飞流直下,维维股份也从11元掉头向下,跌跌不休。这一记闷棍,把十多年来第一次满仓的老爸击得“满眼金花”,不辨南北东西。

  经过两个礼拜的闭门思过,老爸决定先出一点,2008年就只持有维维股份并见机行事,不再四处出击。

  2008年一整年,老爸就一直专注操作维维股份,买卖7次或8次,年底的对账单显示,总资产竟只缩水0.6%,比之大盘的跌幅,这结果简直就是另类的奖励。

  尝到甜头的老爸,2009年继续只操作维维股份,直至2009年4月,维维股份公布10送12这一当年最牛分红方案,老爸顿时有一种迎来春色换人间的舒畅,终于转亏为盈了。

  这次败也萧何成也萧何的经历,非但没让老爸在满仓操作的思路中退缩,反而越发坚定了他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决心。他认为只有选中一只好股且满仓,才可使效益最大化。人生能有几次搏?老爸特喜欢用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话来激励自己。老爸说,只满仓一只股票,并不是没有考虑可能带来的风险,更不是鲁莽选股,等天上掉馅饼正巧落在自己头上,而是先要下工夫选好股票,宁可空仓等待时机,也决不仓促出击。

  更多炒股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