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丨如何才能做到在股市投资中长期盈利?

管理好情绪才能盈利

股市是一个捉摸不定、折磨人的地方。因此,没有经历过无数次暴涨暴跌考验,习惯于涨时欣喜若狂、跌时一蹶不振的投资者,不能称为合格的投资者。

上周,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刷新今年以来周跌幅纪录,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次难得的考验。

大跌影响心理

面对同样的暴跌,有的投资者经受住了考验,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投资,都未有丝毫影响;有的则在暴跌中大伤元气,不仅账户市值大幅缩水,而且在心理上也被击垮。

典型的“症状”有:

忙乱。一轮大的暴跌来临时,一般事先都无征兆且持续一定时间,短的一两天,长则三五日,还不包括漫漫阴跌以及短暂反抽后再次下跌所需要的时间。面对上周突如其来的“黑色星期一”,不少投资者缺乏思想准备,显得紧张忙乱,有的坐立不安,到处打探消息,了解暴跌缘由;有的通过热线电话,请教“专家”指点;有的一看市值跳水,连忙割肉斩仓;有的胡乱下单,补仓后再度被套。

后悔。投资炒股,谁都希望踏准节奏——每次见顶时清仓离场,触底时满仓入场。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化状态。有的投资者对此并不完全明白,期望值特别高,总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幸运者”。因此,当暴跌(或暴涨)发生后,发现自己未能逃顶(或炒底)便后悔不已,自我指责:咋这么笨啊,要是暴跌前全部清仓(或大涨前满仓介入)该有多好。

抱怨。无论何时,股市都充满着诱人的机会,同时也潜伏着各种风险,盈利和亏损都十分正常。这其中,固然有政策面、技术面、大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关键在于投资者自身的操作,包括心态、方法和技巧。然而,有些投资在盈利时常常沾沾自喜、“功劳”归己,亏损时闷闷不乐、责三怪四。

奢望。有些投资者情绪化、理想化心态十分明显,不能理性看待政策与股市之间的关系,片面夸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当股市暴跌时,总爱想当然地期盼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救市。多年的经验表明,股市往往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因此,期待股市暴跌时通过政策救市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绝望。一些极端的投资者特别容易产生极端想法:一看股市涨了,就想到“5·19”,以为又要井喷;一旦跌了,就想到了“5·30”,吓出一身冷汗;还有的一看股市暴跌,就想到了远离股市,暗下决心:从今往后再也不碰股票。殊不知,真正的“5·19”和“5·30”都是不可预测的,当多数人期待“5·19”来临或担心“5·30”发生时,往往不会有“5·19”和“5·30”。

三招应对大跌

暴涨暴跌,是股市亘古不变的特性和规律。投资者只要身在股市,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随时迎接可能出现的暴涨或暴跌。我很相信“管理情绪赚大钱”这句话。现将本人应对暴跌的措施与各位股友交流:

调整心态,从容应对。

暴跌发生后,先要保持镇定,做到不紧张、不恐慌、放得下、睡得着,沉着应对。与大涨时不盲目乐观一样,暴跌时也无需过于悲观,做到不轻易杀跌,避免情绪化操作导致投资损失;还要能够独立思考,对政策面、基本面和周边市场作出客观中性的判断。

以“4·19”暴跌为例。表面看,这次暴跌是由于政策打压所致,实际上政策针对的是房市而非股市,目的在于解决老百姓买不起房子问题,因此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有限且表现为局部性、结构性的影响。许多投资者看不到这一点。假如看懂了,心态正了,就不会对股市的未来失去信心。

适时进行个股“诊断”。

在对大的方向做出客观判断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持股票进行正确的“诊断”:

一看基本面,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有没有出现不利于股市发展的情形。

与此同时,看个股的基本面有无问题,若公司业绩稳定、运转正常,就没有理由对其失去信心;

二看涨幅,只要所持股票累计涨幅不大、整体估值偏低、主力获利不多,即可放心持有;

三看仓位,如果所持品种搭配合理、仓位控制适度,暴跌起来就用不着担心。

适时进行个股“诊断”

善于利用“危”中之“机”。

股市暴跌是“危”也是“机”,这一点常常被许多投资者所忽视。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要学会利用暴跌,切不可浪费暴跌。

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对于想建仓的投资者来说,最危险的时候买入股票往往最安全。与其在大盘和个股大涨时追入,不如在暴跌发生时,按预先设定的计划,在合适的价位逢低买入待买的品种。

投资诀窍就是简单投资

笔者在市场中打拼了多年,收获的喜悦虽多,但教训更多。一些朋友经常让我“指点迷津”,“点拨”个股,希望快速赚钱,尽快完成基本的原始积累。

我总是劝他们,赚钱的本质就是要简单、再简单。大部分投资者追求绝对收益,平均一年20%足矣,不要贪婪。

股票种类繁多,最让人困惑的不外乎是买什么和什么时候买,也就是选股和选价。

我总结的选股简单方法可以概括为三条:

一是关注身边的公司。

例如,苏宁电器上市时,我们看到沿着北京三环、四环,是一家又一家的苏宁专卖店开业,每家店里都是人头攒动。所以,在苏宁买了电器之后再去证券公司买些苏宁的股票肯定没错。你看,现在苏宁电器的复权价已超过1000元。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这就是所谓的盲点。

二是关注自己所在行业的公司。

自己工作的行业自己最熟悉,行业的兴衰可以立即体会到,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中的佼佼者,提前布局,及时撤退,既可分享行业的成长又可回避风险。

三是关注非证券类信息。

做股票不要仅关注自己所买的股票,还要多关心市场中的其他信息。例如,2008年初,北京房地产局公布了计划征用上市的土地,其中一块是西三旗北新集团的土地,面积达1平方公里。

该土地是上市公司北新建材的主要经营用地之一,该公司将得到一大笔补偿,会大大提升业绩,所以我早早地买入等其消息。终于,在今年初该公司公布了征地公告,股价从4元涨到17元以上。

选价其实就是确定买卖的时机。投资股票赚钱简单到只要低买高卖就行,而投资者困惑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于是将这一低一高复杂化。复杂的结果使自己更加困惑,更加找不到门路,于是四处打听成为不二法门,因此也惹火了各种荐股节目,并成就了骗子公司的生存舞台。

其实,选价的简单方法也可以归纳为三条:

首先看市场利率和通胀率。利率和通胀率低的时候大胆进入,一般我国利率低于2.5%就是放心区域;利率、通胀率高就及时退出,一般利率高于4%、通胀率高于6%就进入危险区。

其次是忘记买入价格。多数投资者的被套就是不肯认赔。我们要把买入的价格认为是零,借用一个经济学的词叫沉没成本,即买入股票的钱是回不来的,所以要卖出的时候就不要计较买入价格。

最后是当市场火热、人人谈论股票、个个都是股神的时候要卖出,宁可少赚一半也要卖出;当大家谈股色变、断臂自保的时候要勇敢地买入,此时宁可暂时被套也要勇敢买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