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市场中存在的几种量价关系?市场中存在的几种量价意义?

股票价格与成交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直是股票投资者重点分析的对象,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因果关系。因为成交量的变化会造成股价的变化,所以成交量是股价的先行指标。分析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测股价的动向。美国投资大师葛兰威尔指出:“成交量才是股市的元气,而股价只是成交量的反映罢了,成交量的变化是股价变化的前兆。”由此可见,成交量与股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市场中存在的几种量价关系?市场中存在的几种量价意义?

一般情况下,股价要上涨,必须有成交量的支持,而股价下跌,可以有成交量配合,也可以没有成交量配合。就像一个人推-辆手推车上坡,他需要用劲推,车才能往上走,否则车是不会向上走的;但如果在山顶上推一辆手推车向下走,即使他不使劲,车照样会自然向下滑落,要是使劲的话,车向下跑得会更快。成交量配合股价的涨跌就是这样一个类似的道理。如果股价变化和成交量变化出现矛盾,必然造成市场价格的反方向运动。

市场中存在的量价关系归纳起来共有9种,这9种不同的量价关系所代表的市场意义各不相同,具体包括价升量增、价涨量平、价升量减、价跌量增、价跌量平、价跌量减、价稳量增、价稳量平、价稳量减。

1.价升量增。

如果股价逐渐上升,成交量也增加,说明价格上升得到了成交量增加的支撑,后市将继续看好,特别是运用在大盘指数操作的情况下,当大盘的指数开始涨升时,成交量则需要有一定 程度配合性的增加,以推动指数的稳步上涨;当指数小幅度上升时,成交量则需要维持涨升前的状况,或者是稍微增加量,来支持指数的涨升;当指数出现大涨时,成交量则必须要有放大程度的量度值配合,否则指数就有可能因为上涨能量有限,而无力上行。同时,成交量的相应增大,也是市场上人气聚积的具体表现。

但当股价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区城内,一日出现价涨量增时,极可能会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2.价涨量平。

价格上涨而成交量变化不大,可能是场外资金仍在观望,跟进做多的力量不大,这样的情况如出现在筑底时间较短的涨势初期,涨势极可能是县花现, 新股民不可盲目跟进。如果价涨量平出现在股价长期筑底之后,则表明主力庄家持仓量较重,流通筹码稀少,主力庄家的操作目标位置相对较高,这样的股票会有很大的升幅,新股民可以跟进。

3.价升量减。

价格上升但成交量未增加甚至减少,表明股价上升没有得到成交量的支持,股价属于空涨,必定难以持久,后市不容乐观。这种情形-般出现在牛市的末段或是熊市中的反弹阶段。新股民应的量减少手中的持股,以免高位套牢。但如果后来股价继续上涨,成交量也相应增加,则前期最减属于惜售现象,新股民仍可继续做多。

4.价跌量增。

价格下跌,成交量反而上升,说明价格的下跌得到成交量的配合,价格将继续下跌。这一点特点在大市反转、熊市来临的情况下更为突出,投资者因对后市看淡,纷纷斩仓离场,甚至会出现恐慌性抛售,价格急剧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应果断斩仓出局。但如果股价连续下跌了很长时间之后,股价有轻微续跌,成交量反而剧增,此时,则可视为底部浙近,是分批建仓的好时机,股价近日可望止跌企稳。

5.价跌量平。

股票的价格持续性下挫,而成交量却没有同步有效放大,这就说明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形成-一种“一致看空”的空头效应。在这种情形下,多是控盘主力开始逐渐退出市场的前兆。由于成交量的平稳运行状态,容易使场外的散户投资者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并以为这种现象只是控盘主力庄家洗盘的结果,因此,他们在大多情况下不会轻易地抛出自己手中所持的股票。而控盘主力庄家正是利用了散户的这种心理,从容不迫地缓步清仓,直到自己所持的仓位不再十分沉重时,才会将自己的余量部分一起抛出,从而加深、加快股价的下跌幅度和速度。

6.价跌量减。

股价下跌,成交量减少,表示投资者惜售心理严重。如果出现在股价涨升初期,属正常回档,投资者可以逢低补仓;若发生在股价下跌初期,则跌势仍将持续。若股价长期下跌后,跌幅略减,成交量也萎缩至最低,此时买盘虽还有顾虑,但卖压也逐渐收敛,行情将止跌回稳。

对于出现价跌量缩的个股,新股民应密切关注大盘走势,如大盘仍有上升空间,则个股可能会止跌向上;如果大盘向下,出现价跌量缩的个股可能会向下突破。

7.价稳量增。

价稳量增一般出现在下跌趋势末期或上升趋势初中期,表明有主力在大力吸纳筹码。在上涨趋势的前提下,后市看好,新股民可跟进。如果出现在涨势末期,可能是主力在托盘出货,应卖出。下跌初中期出现价稳量增,也是主力利用价格平台出货的表现。

8.价稳量平。

价稳量平表明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市场将继续盘整行情,新股民应观望,不要急于投资,待趋势明朗时再做决定才是明智之举。

9.价稳量减。

价格平稳,成交量萎缩,表明投资者仍在观望,若是在股价下跌了很长时间之后,表示正在逐渐筑底。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