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如何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选股?有哪些具体策略?

现金流量表最终的项目体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这主要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加后的最终结果。如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为正值,则说明上市公司在本期最终的现金有结余,数额越大则本期创造的现金净流入就越多。反之,则说明本期现金使用出现“赤字”。

但根据这一最终的余额,难以评判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净现金流质量,也难以做出具体投资决策。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溯源方式,从构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来源入手,得到关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有价值的信息。除此之外,具体的现金流量指标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一、分析现金流质量:找准“模式”,对号入座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具有较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当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状态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第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情景1: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支付因购、产、销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

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现金,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解决: (1)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 (2)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推迟投资活动的进行; (3)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进行额外贷款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 (4)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只能采用拖延债务支付或扩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初期,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设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的消耗量相对较高,导致了企业的成本消耗较高。同时,为了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包括采用渗透法定价、加大广告支出、放宽收账期等),从而有可能使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因此,如果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认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状态。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现金流量小于零的状态,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不高。

情景2: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等于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恰恰能够支付因购、产、销所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即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如何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选股?有哪些具体策略?

但是,在企业的成本消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而确认的摊销成本(如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和应计成本(如对预提费用的处理等) (合称为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不可能为这部分非现金消耗性成本的资源消耗提供货币补偿。从长期来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的状态,根本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净现金流量为零的状态,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情景1: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权益性投资以及债权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收回投资、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额之和,企业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企业投资活动所需资金的“缺口”,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解决:

(1)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 (2)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削减经营活动的现金消耗; (3)利用经营活动积累的现金进行补充; (4)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进行小额贷款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 (5)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只能采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目的有三种: (1)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 (2)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及债权性投资; (3)利用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资金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进行短期投资,以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在这三个目的中,前两种一般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一致,第三种则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理财安排。

因此,对于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符合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条件下而导致的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则表明这是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内在需要,反映出企业在扩张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情景2: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意味着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人量大于、等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活动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引起,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原因引起。因此,必须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情景1: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于零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意味着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的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和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

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企业,面对投资需要大量资金和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情况下,所需的现金流量主要通过筹资活动解决。因此,在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时,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筹资活动是主动筹资行为(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还是不得已的筹资行为(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

情景2: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

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小于企业在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

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引起,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而运转较好、有能力完成上述各项支付引起,或者可能是企业在投资和企业扩张方面没有更多的作为的一种表现。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的正负情况和组合情况进行排列共有8种模式,每种模式代表企业的净现金流的一种状态。

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量状态无非是处于其中的一种模式,如经营净现金流、。资净现金流和筹资净现金流都处于大于零的上市公司,则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在现金流方面能自给自足,投资方面收益状况良好,这时仍然进行融资,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机会,会造成资金浪费。

二、关注现金流量指标:计算指标,判断高低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选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时,需要关注每股现金净流量、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再投资比例、现金报酬率及债务保障率五个现金流量指标。

(一)每股现金净流量(最终现金净流量)

每股现金净流量=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总股本这一指标是上市公司最终的现金净流量按总股本平均后的数额,它表明上市公司当期按每股平均获得多少最终的现金流入。这一指标的正值越大,说明企业最终的现金流入越多。

(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股本这一指标体现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总股本平均后的数额,指标的正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现金获取能力越强。这一指标并弥补了仅以“每股现金净流量”衡量上市公司获取能力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三)现金再投资比率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正值)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值)

这一指标是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的。这一指标的绝对值若大于1,说明上市公司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收入满足了当期投资活动对现金的需求;若小于1,说明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未满足当期投资需要,公司投资所需资金使用了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指标不能简单进行定性,即认为绝对值大于1就好,小于1就不正常,而是要具体考察上市公司本期实际的投资规模是否适度,以及投资项目的未来前景。

(四)现金报酬率

现金报酬率=企业最终的净现金流量/资产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现金报酬情况,即公司单位资产能带来多少最终现金净额。这一指标的正值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现金报酬越高。同样地,若把企业最终的净现金流量替换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把资产总额替换为净资产,即采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资产”计算现金报酬率,更为直接体现出经营活动对股东产生的回报。

(五)债务保障率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

这一指标表明现金流量对上市公司全部债务的满足程度,通常是债权人较为关注的指标。这一指标的正值越大,说明上市公司的债务保障程度越高。通过这五类现金流量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筛选出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