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者对降息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体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5月1日至1999年6月10日间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连续七次下调。

1996年5月1日第一次降息时,上证指数均值在15天后显著上升,降息前15天均值为649,降息后15天均值为663,平均上升幅度达6.6%;1998年3月25日第四次降息时,上证指数均值在降息前3天为1188,降息后3天为1221,平均上升幅度达2.7%;深成指数均值降息前5天为3970.8,降息后5天为4033.8,平均上幅度达1.58%;并在中长期内两股市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1999年6月10日第七次降息时,降息当日上证指数上升15.73点,:升幅1.17%,当日共成交190.3343亿元,日成交量和指数都再创新高;深成指数降息当日上涨1.47,全日成交157.63686亿元。随后两股市行情一直节节走高,降息后3天、5天、8天、10天、15天、30天和50天股票均值都显著稳步上升,吸引了众多场外资金积极入市。

投资者对降息货币政策的过度反应体现在什么地方?

在新加盟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自银行的储蓄存款,居民取款速度曾一度急剧加快,大部分资金流入股市,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时全国范围内大约有1000亿元的储蓄资金流入股市。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使股市价格波动背离经济理论规律,导致利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反向关系缺乏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