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操作计划是股市长期赢利的保障吗?如何制订完善而科学的计划?

股民应该明白,一个果断的执行力才是股市实战操作的关键。你可以找出成千上万的理由说你所持有的个股不会破位,说你持有的个股可能还有大涨,说你的个股是最牛的,但实际走势出现了,证实你的个股破位了,走弱了,变熊了,那么就要勇敢承担责任,接受事实,做好该做的事情。

因此股民要明确,一旦计划制定完成,在执行的时候就要无条件地服从,这也是基于“手表原则”。大家看到了每逢重大军事行动前,最高指挥官都会先和手下对表,所有人都要以最高指挥官的表为准,这就因为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有一块手表,那么知道时间,有两块表,就不知道准确时间了,而有10块表,那么就已经混乱到极致了。这说明在谋划期可以集思广益,但到达执行阶段只能够有一个行动指挥,这样才能够体现战斗力和谋划的威力。如果蜈蚣每条腿都有自主权,那么它将寸步难移,因此越是复杂的结构,越是纷繁的环境,操作越要清晰。

股民执行力的问题解决了就会凸现计划的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制订完善而科学的计划呢?首先,制订计划的时间一定不是股市开盘的时N,因为在实盘状态下我们没有太多时间用于谋划,只能坚定地执行预先计划,而从收盘到下次开盘前才是充分研究各类信息,进行计划修改与补充的时间。同时在实盘之外的时间,没有太多外界的干扰,容易进行客观的分析,权衡各种利弊,比”临时起意”制定的计划要好很多。股民可能会有一个担心,即实盘中会出现异常的行为,此时是不是该随机应变,还是继续按照计划执行?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制订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异常行为出现,要有操作失败后的预案,如进行必要止损止盈操作或者换股操作等,这样才不会在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如果预先想到了这些,前面提到的随机应变与按照计划执行两者间就不存在矛盾(下面笔者还将介绍一些对付个股与板块异动的具体策略,届时股民结合相关案例强化这样的意识)。

其次,操作计划需要包含的因素。操作计划一般需要涵盖以下几点(如图4-10):1.市场趋势的初步判定,对整个市场特点做一个概括,简单分析当下资金的意图与特点。这个意义在于发挥“自上而下”选股方式的优势,利用操作的动态起点提前把握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股民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市场环境做一个简要的分析,这个就如同在战场上进行地形、地貌观察,将战场环境做到了然于心,然后利用各个地形优势去部署兵力,才能够事半功倍。很多股民恰恰就是缺乏该点认知,不仅不利用市场趋势下的特点去操作,甚至很多股民往往逆势操作带来被套。比如说,笔者在年初、季度初、月初、周初都会对市场趋势进行分析,或许由于周期长分析不会非常准确,但会有一个大概的谋划,在策略制定的时候就能够有的放矢,提前罗列一下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机会。年初,我们可以结合当时市场的资金面、基本面、股价中枢进行一个分析,看看是牛市、熊市、振荡市。如果牛市,那么我们的操作就会更积极一些,如熊市则偏向防御,振荡市就应该注重波段的把握。季度初,我们就对过去一个季度走势做总结,是下跌、上涨还是平台构筑。如果是平台期,那么盘整的时间越久突破力度就越强,此时应该考虑暂时退出,规避风险,等待市场给予明确的向下破位或向上突破走势再行跟随;如果是下跌和上涨的趋势,我们就要按照相关的趋势惯性地对下个季度走势进行判断;再下面就是安排月度和周的操作,等等。

操作计划一般需要涵盖以下几点

2.确定投资品种与买入依据。根据前面判断出来的形式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市场有哪些机会,从第二部分“投资品种箱”中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比如说基金、股指期货、股票等,并且继续向下细分不同的品种以选择合适的操作品种,并由此确定一个买入的依据。比如说博弈年报就要选择相关对应的板块和时间点;博弈次新股就要把握轮换周期与时间要素;博弈短线概率就要注重个股的量价关系;博弈价格要素就要对相关行业动态与龙头公司进行研究;博弈政策或主题型的机会就要对其真正受益的上市公司进行甄别与筛选等,同时明确买入依据就能够确定相关的卖出法则,买入依据发生变化自然就要卖出。

3.由投资品种确定对应的操作模式(短、中、长)。在第二部分“投资品种篇”中,笔者已经总结了不同投资品种使用的操作模式,哪些品种适合短线,哪些品种适合波段,哪些板块存在哪些特殊的股性,哪些个股有哪些有规律的走势,哪些基金的特殊功能够帮助我们套利等,此时就派上了用场,并且大家发现虽然初期需要做一些功课积累。但只要形成了就可一劳永逸,以后操作只需按部就班,拿出即用,反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确立投资品种的优劣,制定配仓与资金加仓计划。一旦投资品种确立,操作模式确定,那么最后具体到了某个品种或者某个个股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其优势与劣势,进行一些搭配,以达到可攻可守的效果。比如说,受益通胀概念就是资源股与消费股的组合,而资源股擅长进攻,消费股擅长防守,那么利用有色加医药,或者煤炭加酿酒的配仓即可实现攻守平衡,2011年笔者就利用这个法则在下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同样的,—个板块内部也会有股性强与股性稳健的,那么选择一个合适的搭配即可提高收益率的稳定性。而资金加仓计划,一般来说没有太多的固定法则,纯粹是个人喜好和能力,类似5:5,3:4:3,其要点在于你的计划是否与市场走势相符合,如果你的预期不断被市场印证,那么自然就可不断地加仓,如果发现被套,甚至出现重大失误,那么自然要停止加仓,尽快减仓规避风险。

5.卖出法则与止损止盈计划。在笔者之前介绍了卖出四大法则和相关操作系统,也介绍了“止损止盈操作系统”,因此可以说股民已经拥有了很多的法则,操作并不难。所以此处笔者就想强调一点,那就是股市中下跌比上涨容易,上涨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各方合理的配合,而下跌什么都不需要,甚至很多时候—个利空传闻都会导致下跌,因此只要持股一天,就要做好相关风险的预警。

6.卖出后对整个操作计划的总结与反思。制订计划的优势在于有据可依,有据可査,因为有明确的操作计划,在我们的卖出完成一波操作过后,就可以来思考计划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哪些修改,哪些行为实现了可复制性的赢利,甚至可以根据“股市赢家模式”将其开发成自己的赢利系统,即所谓实现财富的工具。这样一来,每一次操作都会非常有价值,不仅获得利润,更是开启下一波赢利的基础。

制订计划的行为会越用越熟练,因此股民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股民制定了计划后往往会对盘中的异动感到不安,不是提前出局了,就是私自改变操作计划,导致结果不理想,笔者考虑到了这点,特意将判断个股异动与板块异动背后主力资金的真实意图的方法告知股民。权重股异动究竟是护盘,还是掩护出货?个股大幅异动,上蹿下跳,究竞是机会,还是陷阱?简单来说,判断个股异动依靠的就是“股市钱规则”三要素,即资金、赚钱效应与赢利模式,这是股市任何现象都遵循的本质。一般来说异动分为个股异动和板块异动(如图4-11),个股异动就是单一的股票行为,很难出现联动效果,一般此类情况如果出现于早盘往往是消息刺激,而出现在尾盘则是做盘为主,对于个股异动,往往采用持股观望的策略,即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该稳住不动,观察2~3天,如果是真正的突破和利好剌激,一定是持续的行为,而出现巨量无法封停,后市持续走平或走低,那么此次往往是扰动,甚至仅是吸引场外资金注意而已,此时短线操作应该及时出局,而其余操作可忽略。

一般来说异动分为个股异动和板块异动

具有深刻意义的是板块异动,也就是个股联动效应明显,板块内一只个股出现快速冲击涨停后,其余个股纷纷跟随,呈现板块的效应,这种行为值得股民注意,其对判断行情方向以及热点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分析此类情况需要五个方面的思考:

1.考虑率先涨停或者异动上涨的品种,其封停的坚定度,或走势的稳健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率先领涨的品种都无法将强势的格局稳定,那么后面个股跟随的成色以及板块影响力就不会太大,甚至很可能是一日游。

2.联动个股的扩散效应如何,是否能够快速接过上涨的大旗,形成板块的合力。该点决定了板块的持续能力,以及对于市场热点的影响力。

3.此时我们要判断一下领涨板块的股性,进而判断其对大盘的影响力。在前面“投资品种篇”介绍了个股板块的股性,尤其是各权重股板块的股性以及套利的法则。简单来说,资源易领涨,地产易领跌,金融两面领人气,消费个股善防御,反向指标看石化。

4.其他板块的跟随情况如何,是否能形成持续的赚钱效应,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一般来说当主力资金敢于对整个板块进行大的投入的时候,其不仅仅是图一个板块的利润,很可能是从全局角度进行博弈。如果说一个板块上涨,其余板块能够跟随,那么这说明主力资金实际上提前做好了布局,通过引领一点来完成对全局的获胜,四两拨千斤;而如果一个板块上涨,其余板块没有跟随,甚至出现了下跌,那么很显然,这个领涨的板块往往是掩护出货的。

5.综合判断看量能,也就是说从全局角度看行情,那就要看这是脉冲式放虽,还是持续放量脉冲式放量能够带来短期的异动,而持续放置(至少要30分钟),往往可参与傅弈一下短线,否则还是观望,甚至要减仓。

举例分析,比如说在2009年那波小牛市,即1664点-3478点的行情中,中国石油一直处于滞涨的状态,但偏偏在2009年7月底连续出现了两次放量长阳,单日涨幅都出现了5%(如图4-12),但就在这个时候,其他板块不仅没有跟随中石油的上涨而走高,反而出现了走弱的情况,也就是说指数被中石油拉起,而市场下跌个股数量却开始大幅增加,很显然这是明显地通过拉抬相关权重股来提升指数,从而掩护派发的走势。无独有偶,如图4-13所示,在2010年11月15日,随着尾盘工商银行快速上拉的行为,带动了银行股,同时拉动指数翻红,但有两点暴露了走势意图,首先就是其自身没有封停,更像是尾市做盘;其次其没有带动市场其他板块形成赚钱效应,所以市场量能没有太多改变,仅仅是跟随大盘有一个翻红,显然这又是一个明显的诱多行为,第二夭再度出现了一根长阴。

在2009年7月底连续出现了两次放量长阳,单日涨幅都出现了5%

在2010年11月15日,随着尾盘工商银行快速上拉的行为,带动了银行股

同样的,在2011年7月29日,当时14点后中信银行有一个快速拉升涨停的行为,此时也带动了银行板块其他个股,但其也有两大漏点,一方面是其本身没有封停,最能也仅仅是脉冲量,不是持续放量,这造成了板块内其余跟风个股冲高回落;另一方面是银行股板块走强之际,其余像煤炭、有色、酿酒、创业板等前期热点板块不仅没有拉升反而下跌,因此这样的走势显然也是一种诱多,笔者当时也在微薄进行实时接盘,提示股民应该尽快减仓规避,果然在2011年8月2日和8月5日都走出了下跌,随后更是出现了一波恐慌性暴跌。虽然与外盘因素有关,但不得不说市场本身资金的撤离也是市场大跌的重要因素。很显然,天上不会掉馅饼,股民面对异动的时候,更多地应该保持冷静,通过以上方法判断异动的真实意图,千万不要冲动,而是要采取相关规避的策略。股市如战场,战场不会给士兵解释的机会,只有先生存下来,才能够有机会去博弈胜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