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今年以来累计32家上市公司官宣境内分拆上市计划

  今年以来累计32家上市公司官宣境内分拆上市计划

  7月27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创业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截至7月28日,共有32家上市公司正式公布境内分拆上市计划。

  在上述32家公司中,有17家计划将子公司分拆至创业板,数量最多。此外,有8家公司计划将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3家计划分拆子公司至上交所主板,4家尚未明确分拆板块(也未发布分拆预案)。市场人士认为,较多的公司选择创业板作为分拆上市目的地,这与创业板注册制的快速推进不无关系。

  7月24日,在中国证监会核准4家企业在创业板IPO注册后,截至7月28日,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杨凌美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家公司已经确定了新股申购日期,分别为8月4日、8月4日和8月5日。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康崇利对记者表示:“按照正常进度,预计创业板登记制度下的第一批新股将于8月下旬上市。”。

  据深交所官网,截至7月28日记者发稿,创业板注册制下合计受理319家企业的IPO注册申请,剔除上述4家注册成功的企业,目前有22家已经提交注册。据创业板上市委会议公告,7月29日和7月30日,上市委还将审议5家企业首发申请,3家企业再融资申请。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张磊告诉记者,上市公司拆分子公司上市时,首先会考虑实行注册制度。其次,会考虑跟母公司同一板块上市。最后,会考虑子公司行业属性和行业定位,与拟上市板块是否契合。

  “从17家选择创业板作为子公司分拆目的地的上市公司来看,15家原本在深交所上市。另外两家公司虽然是上交所主板公司,但其子公司的产业属性不符合科技创新板硬技术的要求,但可能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定位要求。

  所以也选择了到创业板申请IPO注册。”张雷进一步解释道。

  康崇礼认为,创业板注册制度改革后,包容性的提高,将有助于一些原本属于传统产业但已经转型升级的科创类企业,即与“四新”深度融合的企业,获得快速上市融资的途径。较多企业选择分拆在创业板上市,也说明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方向和定位是正确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