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深成指扩容改造五周年:化解一次“标尺危机”

  深证成指发布于1995年1月23日,发布之初即作为深圳市场标尺,也是A股市场最早发布和最具影响力的指数之一。2015年5月20日,为了提升标尺属性,深成指实施扩容改造,样本股由40只增加至500只。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现在的深证成指标尺属性如何?

  市值覆盖率超六成

  标尺指数需要具备足够的市值覆盖率,才能准确表征市场整体。研究全球主要市场发现,其标尺指数市值覆盖率一般超过50%。扩容改造前,随着深圳市场的快速发展,用40只股票来表征整体越来越捉襟见肘,深证成指彼时的市值覆盖率已经低至18%。扩容改造后,深证成指对深圳市场的覆盖率显着提升,与标普500、富时100等国际主流标尺指数接近。截至目前,深证成指对深圳市场的市值覆盖率约为69%,自由流通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对市场覆盖率均超过60%,具有充分的市场代表性。

  图1深证成指对深市具有充分代表性

  

  扩容改造后的深证成指走势与深证综指高度相关,日收益相关性高达0.99,可以更好的衡量深市股票表现。

  反映深市创新成长特色

  深交所全力打造国际领先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成长性企业的聚集地。从行业分布来看,深证成指行业分布贴近深圳市场,创新成长特色鲜明,前三大行业为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药卫生,权重分别为25.4%,13.7%和13.5%,合计约占一半。

  图2深证成指行业分布(%)

  

  从板块分布看,改造后的深证成指纳入了更多中小创公司,表现优秀的深市企业均可入选。最新一期样本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分别有157、222、121家。

  A股不得不看的标尺

  沪深两市的行业结构和市值分布都存在较大差异,而扩容改造前的深证成指与上证指数表现相关性较高,不能充分反映深市整体走势,扩容改造后这一现象显着改善。改造后的1218个交易日中,深证成指和上证指数涨跌反向的有164天,占比13%;其中123个交易日涨跌幅差异超过1%,占比10%。简言之,深证成指与上证指数共同描绘A股市场的波澜起伏,两条指数相互补充,不可相互替代。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为了让指数“永葆青春”,指数编制适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五年前的深成指扩容改造,是市场规模和结构巨变后保持标尺指数生命力的必然选择。回过头来看,扩容改造的成效明显,让深证成指渡过了一次“标尺危机”,重新焕发活力,更好表征深市全貌。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