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新冠病毒未散 “资产荒”下高流动性产品备受青睐

  一季度以来,新冠病毒逐渐扩散,全球经济承压明显。数据显示,在新冠病毒冲击下,当前全球经济活动急剧降温至近乎停滞状态,这其中旅游服务等产业受直接影响最重。国际劳工组织(ILO)研究显示,全球劳动力的81%共约27亿受到世界各地的工厂、学校和商店陆续关闭影响。

  由于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趋向变差,进而导致资产价格的全面下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普遍存在的高杠杆运作模式,对市场流动性相对更加敏感,无形中出现规模化的“追涨杀跌”式交易行为,大幅度扰动了资产价格。

  具体而言,基本面预期变化和流动性趋紧,对黄金等避险品种之外的几乎所有资产造成下行压力。当危机来临,股票与商品往往首当其冲;而由于利率环境的不明朗,债券市场也出现波动;在最初的强势避险选择之后,黄金资产容易因流动性问题承压。

  本次流动性危机根源在于短期避险情绪高企,为防止经济危机所导致的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银行惜贷进而导致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各国央行纷纷采取了针对性措施。美国两次超预期降息(两次降息 150bp 至 0-0.25%),并重启 QE、贴现、流动性支持工具,开启无限量 QE。与此同时,英国、韩国等央行均启动降息。在国内,央行通过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

  随着各国纷纷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试图挽救经济,释放的大量流动性带来了局部的充裕,这不可避免又带来新的“僧多粥少”问题。

  已有机构开始担忧,从目前一级市场发行利率看,国债、政金债、地方债、信用债票面利率延续了2018 年来的整体下行趋势,并逐步加速下行到达历史底部。其中,流动性较好和信用资质较好的国债、政金债价格先行破位。在追求流动性较好资产的同时,市场对绝对收益较高的资产偏好逐步提升,“资产荒”问题愈发严峻。

  从历史上来看,危急时刻市场往往推崇“现金为王”。但资本市场局势瞬息万变,现金优势的窗口期比想象中更短,市场一旦度过最初的流动性危机,加上规模化的政策性“放水”,现金优势将大大缩水。股市承压叠加对经济基本面预期不够明朗,寻找安全、稳定、高流动性的资产品种,是当下市场较为迫切的目标。

  对金融机构而言,安全稳健、具备良好流动性的资产在产品组合中备受青睐。从流动性角度而言,票据类产品的融资期限较短,一般在6个月以内,电子汇票期限在1年以内,同时由于安全性较好,票据流动性比一般资产要高。

  从长期来看,新冠病毒问题虽然目前仍未出现拐点,但几乎没有人会认为此次病毒会阻挡人类文明的进程,随着新冠病毒拐点临近,市场结构变化将逐步提升风险偏好,同时对流动性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包括票据在内,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具备优势的资产,无疑将获得更高的风险溢价。和合期货旗下和合资管近几年来发行的票据类产品,正是此类高流动性的品种,在市场上深受广大客户青睐。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