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2019年3D玻璃概念股有哪些?2019年3D玻璃概念股一览

  炒作的江湖从不缺乏热点,就在最近,3D玻璃进入到投资者的视野,有券商称3D玻璃的概念炒作将贯穿2016年。

  从充电桩到锂电池,再从锂电池到无人驾驶,而今,3D玻璃来了,科技的进步除了带给人类生活的便利外,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炒作的噱头。

  苹果下一代iPhone或采用3D玻璃,该消息直接引爆A股相关概念股。上周五(5月27日)【安彩高科(600207)、股吧】、利达光电、星星科技等3D玻璃概念股强势涨停,本周一(5月30日)继续发酵,【昊志机电(300503)、股吧】、星星科技、大族激光等3D玻璃概念股盘中继续大涨。看着满屏的红色3D玻璃股,再想想以后可以换成3D玻璃的手机了,想想还是蛮激动的。

  点燃近期3D玻璃行情的导火线是5月22日,苹果供应商可成科技董事长洪水树对外表示,苹果手机明年将采用玻璃外壳。也正因为该讲话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虽然3D玻璃炒作正热,但目前3D玻璃的良品率仍有待提高,且易碎方面仍让人有点担忧。

  什么是3D玻璃?

  现在数码产品使用的玻璃盖板分为:2D玻璃,2.5D玻璃,还有3D玻璃。2D玻璃就是普通的纯平面玻璃,没有任何弧形设计;2.5D玻璃则为中间是平面的,但边缘是弧形设计;而3D屏幕,无论是中间还是边缘都采用弧形设计。

  此前我们所使用手机的屏幕玻璃基本都是平的,玻璃上的所有的点都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手机屏幕的玻璃统称为2D屏幕玻璃。比如你手中2、3年前的手机屏幕(被自己压弯的除外)。

  2.5D玻璃屏幕指的是尽管和一般的2D玻璃屏幕一样中间区域也是一个平面,但是2.5D玻璃在边缘采用了弧面过度,也就是在平面玻璃的基础上对边缘进行了弧度处理。这就是所谓的2.5D玻璃屏幕,比如iPhone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使用这种边缘是弧形的玻璃作为手机的屏幕盖板,苹果也在IPhone6/6Plus上首次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当然,不单单只有苹果,三星的Note4,包括国产的像vivo、小米的厂商都在使用2.5D玻璃。目前来看,2.5D玻璃已经成为很多手机厂商的第一选择。3D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耐候性佳优点,不仅可以提升智能终端产品外观新颖性,还可以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

  3D玻璃的市场规模望达千亿

  由于三星Galaxys7使用了3D玻璃搭配VR头盔的销售方式S7的销量大增,同比S6增长25%。有理由相信为了对抗三星的强势发展,下半年将有大量的安卓手机厂商会跟进三星这种3D玻璃+VR设备的组合产品营销方式。到时将同时带来手机和VR产品销量的大增。其实不管是VR设备也好还是手机本身而言,3D玻璃都将成为两大产品的标配。

  机构谨慎预计2018年3D玻璃渗透率将达到40%,以单面3D玻璃每块75元计算,对应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而这一时期也是消费电子黄金成长期,行业迎来爆发式成长。而这次3D玻璃行情启动,究竟能持续多久呢?方正证券认为,3D玻璃是全年行情的真正主线,无论市场规模和大陆厂商受益程度都将超过此前被炒得火热的OLED概念。

  3D玻璃概念股一览:

  【蓝思科技(300433)、股吧】:曲面玻璃龙头,跨越式发展拉动全产业链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莫文宇日期:2016-05-31

  事件描述

  近期我们对蓝思科技进行了详细的跟踪。

  事件评论

  公司是曲面玻璃浪潮最直接受益标的。最近我们持续跟踪公司,认为在本轮视窗防护玻璃盖板升级浪潮中,公司受益程度最高,确定性最强,是未来2-3年业绩爆发式增长的优质企业。公司布局研发3D曲面玻璃时间早在五年之前,目前工艺成熟度处于行业领先,产能远大于2700万片/年。目前公司与伯恩光学占据3D曲面玻璃市场份额95%以上,且公司今年3月份3D玻璃出货量已跃居第一。凭借中高端客户采购及良率大幅领先同业的优势,保持相当高的进入壁垒。同时,在未来第一、第二大客户机型大量应用下,公司产能可以实现迅速释放,抢占新增市场50%以上份额,带来丰厚业绩回报。

  公司符合电子新材料大趋势。除玻璃外公司还在蓝宝石盖板和陶瓷材料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公司蓝宝石长晶设备、长晶制备、后段加工全产业链已成型,小尺寸蓝宝石盖板处于供不应求,公司增发项目持续释放大量产能,此外,蓝宝石大尺寸应用也是未来潜在的业绩爆发点,公司独家掌握的蓝宝石加工技术能通过跌落测试,未来大尺寸市场容量超过60亿美元。

  公司投资5亿元的陶瓷面板生产基地,与华联瓷业共同设立的蓝思华联子公司从事特种陶瓷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拥有耐高温、超耐磨、生物识别亲和特性的陶瓷片可大量用于智能终端和电动汽车,切入电子新材料巨大市场。

  全产业链值得关注。另外,我们认为随着3D玻璃加工产能紧俏,其供应链值得关注。上游原材料如抛光粉、油墨等依然依赖日美等国进口,CNC精雕机、平磨机、热弯机等则因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原因,有望在未来实现国产替代。以公司2700万片年产能对应14亿元设备采购款来估算,未来设备端市场将在2年内爆发上百亿的需求潜力。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