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避险情绪有所升温 市场调整空间不大

  记者 张颖国

   周二A股市场出现明显回调,沪深两市主要股指跌幅超过2%。机构观点认为,市场普跌主要是受7月宏观相关经济数据疲弱以及流动性预期的影响。下半年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刺激方案有望加强,同时企业盈利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并不存在大幅调整的空间。

  沪深主要股指跌幅超2%

  8月17日,沪深两市主要股指明显回调。截止收盘,沪指下跌2%,收报3446.98点;深证成指跌幅2.33%,收报14350.65点;创业板指下跌2.34%,收报3224.15点。两市超过3000只个股下跌,不过北向资金逆市净买入14.74亿元。

  对于市场普跌的原因,华夏基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基本面因素:7月份国内经济数据低于预期,社融略显疲软,短期基本面压力是市场调整的主要原因。全球疫情形势扩散加剧的情况下,疫情的反复持续成为短期影响基本面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升温。二是流动性担忧:央行并未下调MLF利率。此外,市场预计美联储大概率仍将在8月或9月对收紧财政刺激前瞻指引,年底或正式启动收紧财政刺激。若工资增长持续超过潜在水平,不排除美联储在中期维度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

  上投摩根基金也认为,市场普跌原因有7月宏观相关经济数据疲弱影响。上投摩根基金指出,7月份我国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均出现明显回落;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加了市场投资者对后市的担忧。“另外,部分估值较高的个股,二季度财报不如预期,在市场信心较弱的情况下,估值回撤明显,以及上周末多家上市公司减持的情绪影响仍在持续,都致使昨日出现较大的调整。”

  在中欧基金看来,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显示,整体消费服务再次受到疫情冲击,经济整体仍处于边际下降趋势,市场持续展现出风格切换的迹象,包括市场对于地产等行业政策边际变化的积极反馈等。考虑到消费、医药和科技行业的机构配置较为集中,若科技板块出现调整,存在消费和医药板块受波及的可能性。

  而对于北向资金,在多数机构看来,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外资流入仍是长期趋势。国信证券策略首席燕翔表示,当前外资对A股配置比例依然处于明显的低配状态,长期来看外资持续净流入依然大有空间。燕翔认为,目前A股市场在盈利好、估值低的组合下具备非常高的投资性价比。今年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预计仍将维持50%左右的增速快速增长。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依然处于低位。

  市场不存在大幅调整的空间

  对于后市,华夏基金表示,经过前期反弹和修复后,预计指数将进入区间运行态势,市场受宏观因素影响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必悲观,因为景气周期向下有支撑,维持大势震荡的判断不变。“我们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边际放松的概率较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刺激方案有望加强。在政策对冲下,对于流动性不必过度悲观,同时企业盈利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并不存在大幅调整的空间。”

  在具体操作层面,华夏基金认为市场交易景气度的逻辑未变,继续看好周期加成长两大核心主线。高成长正在消化高估值,但成长是时间的朋友,每次调整未尝不是下一轮布局机遇,当前新能源车和军工的相对机会更好,可以利用回调逐步加仓;各个成长板块内部的细分行业差异也很大,还要自下而上深度挖掘,才能发现更好的市场机会。部分周期股继续呈现盈利边际向好的趋势,风格占优有望维持。

  “考虑到供给端的压力,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防御性将更多来自估值和业绩匹配度所带来的安全边际,预计当前大宗商品高位运行之下的周期行业业绩改善仍将持续。同时机构当前对周期行业的配置比例仍偏低,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以及在当前商品价格之下的多数周期行业上市公司的优质现金流预期也将提供较高的防御性。”中欧基金指出。

  中金公司(601995)表示,4月初至今表现强势的偏成长风格近期股价出现波动,与之相对应的是此前调整较多的部分“老白马”,如消费、价值蓝筹、周期板块中的龙头公司有所反弹。重申“轻指数,重结构”观点,在科技成长与“老白马”之间更加均衡,在继续关注科技成长景气持续性的同时,把控节奏、关注已经回调较多、估值具备吸引力的部分“老白马”个股。另外目前已经进入中报业绩披露高峰期,关注中报期间业绩可能超过或低于预期的板块和个股。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