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大盘涨势如虹 新股收益也水涨船高

买到一只股翻十倍,需要等多久?国盾量子告诉你,只需要一天!日翻十倍,日入十万!真不是标题党。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今日科创板上市,涨幅扩大至906.1%遭临停,股价报364元。中一签(500股),日内翻10倍,收益超16万元!

国盾量子

狂犬疫苗股——康华生物,6月16日上市后已经摘得16个一字板,由70.37元的发行价涨至423.28元,中一签(500股)的盈利达17.65万元,超过三人行成为年内最赚钱的新股。

康华生物

“胰岛素第一股”——甘李药业,6月29日上市,已经9连板,目前股价为195.46元,中一签(1000股)的盈利已达13.21万元。

甘李药业

从新股所属行业划分看,收益前十的新股中有4只属于医药生物行业,来自电子行业、机械设备行业的各2只。医药行业新股由于今年的行业高景气度,加之板块处于市场热点风口,备受投资者追捧。

大盘涨势如虹,新股收益也水涨船高。不要羡慕别人,幸运女神早晚都会关照坚持打新的你!A股的新股涨幅诱人,但中签率也感人,相较而言,港股的中签率就要友好很多。

今天7只港股新股公布了中签结果,暗盘红红火火。

港股新股中签结果

还记得咱们给出的打新评级吗?可不得了,这暗盘的涨幅差不多就是根据咱们评星级别来的啊!恭喜中签的大佬们!

五星选手:欧康维视200%,一手中签率5%;思摩尔90%+,一手中签率20%;正荣10%+,一手中签率40%;

四星选手:永泰20%+,一手中签率20%;绿城管理8%+,一手中签率40%。

回顾打新日历

暗盘涨幅很具有参考意义,明天(7月10日)就照着这个涨幅卖就完了。

还记得之前爱姐安利你全球价值投资洼地——港股市场吗?这真不是空穴来风。中概股回归,可以说是2020年最大的热点之一了。上半年已经回归的网易和京东给打了很好的样儿。

京东
网易

以前啊,咱们总是感叹,A股完美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浪潮,能赚钱、会赚钱的科技股,都跑到美国上市去了。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些核心资产的组团回归!

只要有港股账户,就能做他们的股东,你醒着这些明星企业们在为你赚钱,你睡觉他们也在为你赚钱,想想就能笑醒吧。金钱的铜臭味儿弥漫,拼多多、蚂蚁金服、哔哩哔哩最近也频频爆出今年就完成二次回港上市的消息。

感受一下:“拼多多已秘密向港交所提交赴港二次上市材料,7月中下旬正式挂牌交易。”“公司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探讨过这一计划,也未与任何交易所有过关于‘二次上市’话题的接触;公司现金储备充裕,暂无任何上市计划。”

蚂蚁金服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目标估值为2000亿美元。随后,据路透消息,蚂蚁科技集团表示有关香港IPO的消息不实,阿里巴巴没有立即置评。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正考虑加入其他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行列,在香港二次上市,最初出售10%股份,公司对此尚未回应。虽然都是媒体爆料消息+公关澄清的常规操作模式,但无风不起浪,更何况中概股们回归有其必然性。

估计你也会心里犯嘀咕,为啥中概股们此时组团回归,怕不是缺钱割韭菜来的吧。这的确需要好好掰扯掰扯背后的逻辑:

1、美国的霸权淫威之下,中概股夹缝生存

其实中概股回归,早在3年前就有苗头了。2018年2月,奇虎360就从美国纽交所退市,然后从A股借壳江南嘉捷上市,股票代码更换为601360。在当时,周鸿祎自述的退市回A的逻辑时就谈到:

第一、周教主认为,在技术方面,老美挤兑中国将成为常态。未来的科技发展必须要融入西方的价值体系,而360业务-网络安全也尤为敏感。

第二、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360的实际价值,老美从政策上不但不会帮助360,甚至还会去打压。

除了360回A,还有前面提到的阿里回港。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二次挂牌上市。起因是2019年5月开始的毛衣战和对华为的正式禁令,中美的博弈逐渐白热化,这让未来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实放眼全球格局,美国依赖“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掠夺全球。而科技作为未来经济支柱,也是其中最核心竞争力,中国的科技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以「华为」为例,已经是突飞猛进,在美国看来,已经严重威胁到自身利益和未来竞争力。

从古至今,老大势必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位置,打压挑战者,这个道理亘古未变!再加上老美现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高企,失业率暴升,经济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股市摇摇欲坠。

说到美股走势,想起来网上流传着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我们把当下美股的走势比作“挖掉地基盖大楼”,由于人们生怕自己盖得慢(踏空),但是从远处运来水泥、沙子又太过费事(等着经济的基本面复苏),于是就近取材挖地基(抛美债),就可以快速的把大楼盖高(股市上涨),但这样反倒是让地基变得更加脆弱(股市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债券发行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大家在等待着美联储修复这个地基(下半年3万亿的QE),如果美联储不能修复它,则大厦倒塌(经济衰退),在修复过程中,或许会导致大楼的摇晃(股市波动),但最终美联储必须、也只能把地基修好。”

上市公司也不傻,回香港上市离家又近,投资人也了解情况,何必跑那么远做冤大头?

2、瑞幸造假事件,令中概股集体蒙羞

瑞幸财务数据造假引起的风波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开端。

4月7号,做空机构狼群研究(WolfpackResearch)称爱奇艺虚增收入、夸大用户数量;4月8号,好未来教育集团自曝伪造合同,夸大公司销售数据;短短一个月,中概股的名声越来越臭,以至于美国证监会主席在4月22号的时候提醒投资者“不要将资金投入中概股”。

我认识的一些美国朋友,差不多把中概股和弄虚作假画等号了。瑞幸这个臭鸡蛋,坏了一锅粥。这事情出了以后,似乎被一些做空机构找到了生财之道,就专门找中概股茬。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不欢迎中概股,那正好回到香港不是更好?香港有中国政府为背书,又是老牌国际金融港。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公司会回到香港上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二次上市多了融资渠道

对资本来说,哪里可以融到资金,哪里就是好地方,融资渠道当然是多多益善。而去年11月26号,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挂牌以后,立刻夺走了腾讯“股王”的宝座。到今天为止,股价超过210港元/股。相当于,美国、香港,两边融资。

这无疑让许多中概股看着眼红,想着心动。心动不如行动,除了网易、京东,百度、新东方、携程、百胜中国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有回港二次上市的准备。

每个企业拿出来都是让行业抖三抖的存在,那对我们小散来说,也是吃肉的绝好机会。我们资金进出香港远比去美国方便多了,开户交易成本都能大幅降低。

如果这些大企业有机会进入港股通的话,那内地投资者们可以直接解决资金出入境问题,参与到这些大企业的投资中去。所以中概股回归香港在各个层面来说,都是多赢举动。

4、港交所新政大开绿灯

港交所新政对中概股提出了三项条件:2017年12月15日之前已经在美股上市;属于新经济消费、科技、医药等领域;市值在400亿港币以上,或市值在100亿港币以上,且2018年年度利润在10亿港币以上。

经万得消息,对234家中概股公司进行了梳理,初步符合上述条件的中概股有19家,总市值约3400亿美元,包括:京东、百度、网易、好未来、新东方、携程网、中通快递、百胜中国、华住、汽车之家、陌陌、前程无忧、欢聚时代、泰邦生物等。

有人在拿着有色眼镜鄙视你,有人敞开怀抱真诚欢迎你,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择吧。随着优质的互联网等领域企业龙头纷纷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中国香港市场将成为新经济核心资产聚集地。

5、目前港股估值仍处于底部区域,港股有望成为长线价值投资者“主战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6日收盘,恒生指数市盈率为10.5倍,市净率为0.98倍。美国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26.3倍,市净率为3.51倍。

A股上证指数市盈率为15.1倍,市净率为1.56倍。市盈率和市净率是常用的估值指标,无论哪种估值水平,恒生指数都占据绝对优势。

另外AH股溢价指数涨到了136.6%,也就是说,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A股的股价会比H股的股价贵36.6%。同样的上市主体,肯定会选择便宜的那一家啊。这个道理就不赘述了。

Wind数据显示,港股通开通以来截至2020年7月9日收盘,港股累计净流入13887多亿,这对很多港股的估值和交投提升都是显而易见的。

Wind数据

总结一下:一边,纳斯达克收紧上市规则,一边,港交所新政大开绿灯,企业同时在港交所和美股挂牌,可以实现24小时流动,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流动性。未来,中概股的二次上市将会成为常态,优质资产赴港热情势不可挡。

港股估值仍然偏低,南下资金净流入依然不减。港股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满足内地投资者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而H股全流通试点也即将开始,有望有效激活股们投资意愿和市场交投的活跃度。

场子热闹了,门庭若市,才有钱可赚,可A股涨再高,一天最多也就涨10%,港股却可以上不封顶还可以T=0。

可以说,面对中概股回归等利好带来的港股历史性投资机会,机不可失,再慢一点就买不到便宜的核心资产了,拥抱新经济,特别是把握互联网、新零售、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机会。

今日打新日历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