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苏宁易购2020年度财报收入2522.96亿元 净亏损57.10亿元

4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度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2.96亿元,同比下降6.29%。期内净亏损42.74亿元,同比减少143.43%。扣非后净亏损68.06亿元,去年同期为扣非后净亏损57.10亿元。
家电连锁龙头苏宁易购股价为何惨遭腰斩,国资入股也难挽股价颓势苏宁易购历年扣非净利润

苏宁易购曾经也有高光时刻,于2004年登陆a股市场,是中国家电连锁IPO第一股,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元。在201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曾高达48.21亿元,扣非净利润也有46.24亿元,2012年双双降至20多亿!然而,到了2014年苏宁易购首次陷入扣非净利润亏损,之后苏宁易购在难挽回颓势,到2020年扣非净利润巨亏68.07亿,这已经是苏宁易购连续七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
家电连锁龙头苏宁易购股价为何惨遭腰斩,国资入股也难挽股价颓势

苏宁易购业绩不佳,导致苏宁易购的股价同样表现不佳。苏宁易购自去年新高12.95元,如今股价已经惨遭腰斩。过去的一年,被中国网友戏称为“牛头熊身”的A股市场,市场上被冠以各类“茅”的龙头企业股价屡创新高,而大多不知名的小票股价却屡创新低。而苏宁易购作为家电连锁龙头企业,去年还获得深圳国资入股驰援,为何股价没有像其它龙头企业那样受追捧,反而惨遭抛弃呢?今天笔者为你揭秘苏宁易购股价跌跌不休的原因。一、盲目扩展,盈利却无法改善,还导致现金流枯竭。苏宁易购为了破局新零售,接连扩张及并购,导致财务数据长期承压。2019年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按照协议规定,公司以现金和债务出资27亿元购买万达百货持有的37家百货公司100%的股权。然而苏宁易购收购的万达百货标的,并不优质。2015年起,由于百货板块年营收不到8亿,而且在集团内盈利能力较弱,万达开始逐步收缩百货板块。最终,王健林将其一次性出清。也就是说,苏宁易购花费巨额资金收购的万达百货,营收和净利润都没有多少帮助,却占据了巨额资金,还给公司带来了14.02亿的现金流。2019年9月27日,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成为压垮苏宁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家乐福中国业务业绩多年亏损,漏洞难补。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家乐福中国亏损分别达10.99亿元和5.78亿元。虽然在被苏宁收购后,家乐福中国到家业务销售占比逐月快速提升,去年3月份占比已接近10%,并实现连续两季度利润为正。但是家乐福中国多年的业绩亏损漏洞依旧难补的,况且加上苏宁本身就深陷亏损泥潭,更是让苏宁易购财务雪上加霜。加上苏宁近两年投资的零售云店、苏宁小店等新业态建设投入大,却亏损局面始终无法扭转,彻底压垮了苏宁易购。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苏宁易购2020年流动负债高达1246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76.8亿;而再看其账上的货币资金仅为258.9亿,其中还有不少是受限资金,若按照账面资金来计算,2021年苏宁易购还真有很大的可能出现还不起钱的情况。

二、苏宁线上转型不顺,被京东和拼多多甩远。苏宁,并非不重视互联网,张近东早早就意识到了互联网对零售的重要性。2005年的时候,苏宁就上线了“苏宁网上商城”。2009年,苏宁提出“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张近东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大力开发互联网,线下充分利用苏宁的门店资源。这个战略挺好,但苏宁缺乏电商基因,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把线上渠道打开。可以说,无论是在传统电商时代,亦或社交电商时代,流量都是商家成长的重要法宝。为了扭转局面,苏宁易购结盟阿里,阿里投资苏宁,占股19%,希望用阿里的电商基因改造苏宁。但阿里并没有带来多少流量,没有给苏宁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观京东通过结盟腾讯,通过腾讯入股,实现庞大流量及潜在用户的精准对接。通过微信一级入口,成为京东独有的流量杀手锏。让京东这几年充分享受了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巨额流量红利,目前已经远远甩开苏宁易购。

三、管理体制僵化,管理层缺乏新鲜血液补充,企业缺少互联网管理人才。

从老牌零售企业到商业帝国,苏宁易购的体量日益庞大,然而传统零售企业的管理理念与经营理念却没有跟随企业的转型而“进化”。经过早期的攻城略地,苏宁易购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线下门店,把控加速扩张的风险。然而随后的电子商务时代与新零售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传统的管理机制,僵化的管理模式难以推动集团的创新文化,进而也间接造成了转型频频失利的现状。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下,员工的建议或需求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当审批完成时往往已经错失发展时机,难以适应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另一方面,苏宁易购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高层很少有新鲜血液补充,导致缺乏有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型人才。即使基层的提议或反馈可以尽快并有效到达高层,也可能由于管理层依旧以传统管理思维否定掉提议。苏宁易购3月曾发布公告,宣布引入国有战略投资。苏宁易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23%的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给深圳国资企业深国际和鲲鹏资本,共作价148.17亿元。新入股的深国际、鲲鹏资本将积极推动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6月2日,苏宁易购再次转让股权,获得江苏国资30亿驰援。两次交易若均顺利进行,苏宁易购共出卖28.59%的股权,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低,或将失去苏宁易购实控人的位置。同时,两地国资入股能否解决苏宁易购目前的顽疾,扭转市场颓势,仍需时间去验证。在此种情况下,苏宁易购股价短期难以有大的表现。

投资是一场修行,永远都要怀着敬畏市场之心,选择公司既要有的好赛道,好的公司,更需要好价格。看公司,不能只看当前业绩、估值,更要把目光放长远,至少未来一到两年内公司的业绩是否依然有好的预期,不然可能会陷入今年年初类似猪肉行业上市公司和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医药公司的境地,明明目前业绩爆好,股价却跌跌不休的尴尬境地。也可能会由于企业盈利过于稳定,但缺乏想象空间,陷入银行式的低估值陷阱。

如大家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转发和点赞。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进行任何投资操作建议,敬请关注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