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从舜宇光学十年百倍看牛股如何养成

在港股市场,有一家零部件公司于2007年下半年上市,上市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收入12.7亿元,净利润7600万元,到2016年收入高达146亿元,净利润高达12.7亿元。其股价从2008年最低点0.46港元算起,到5月2日高点67港元,10年不到,涨幅超过百倍,最近5年的涨幅也高达28倍。它,就是舜宇光学科技。 舜宇光学科技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余姚市第二光学仪器厂,主营显微镜、光谱仪等光学仪器,1995年更名为浙江舜宇,2003年进入镜头模组行业,2004年进入车载镜头行业,于2007年6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现已成长为中国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制造商和光学影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目前市值722亿港元,在港股零部件板块中仅次于瑞声科技

回顾舜宇光学过去的成长路径,可以用一段话来总结其股价上涨百倍的大逻辑:过去十年是智能快速增长且拍摄性能持续提高的时代,舜宇光学凭借光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在摄像模组和镜头产品上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不仅跟随行业成长,更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收入提高的同时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光学镜头在未来人机交互时代的广泛应用,让公司突破了行业天花板的桎梏,估值空间打开。业绩和估值的双击为其带来了长达十年的上涨。

接下来笔者将简要分析公司所在的行业情况、具备的竞争优势、估值这三个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

行业情况

过去十年是智能快速增长的时代。2007年苹果第一代iphone发布,开启智能元年,2010年iphone4发布,全球产业链的成熟推动行业迅速增长,智能开始超过电脑成为全球第一大硬件市场,智能出货量从2007年的1.24亿部增长至2016年的14.7亿部。与此同时,国产智能也从无到有,涌现出华为、OPPO、VIVO等全球份额前列的厂商,2016年整体销量超过6亿部。

过去十年也是拍摄性能持续提高的时代。以苹果为例,第一代iphone后置摄像头仅为200万像素,而目前最新一款iphone的像素已达1200万。根据全球前五大厂商2016年新机型统计,1300万像素已经成为后置摄像头的主流像素。尽管同一款像素的摄像头模组价格每年下降,但像素升级带来了整体价值量的持续增加。除像素升级外,诸如广角、超薄、大光圈、光学防抖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应用。2016年,苹果在iphone7 plus上首次使用双摄像头,掀起行业浪潮。双摄比单摄有更强大的拍摄性能,且能实现测距、广角、变焦、补光、3D建模等更多的应用。根据产业链数据,双摄的价值量是单摄的2.5倍到3倍,未来随着双摄大规模普及,将直接带来摄像头行业规模翻倍。

竞争优势

笔者总结,舜宇光学科技具备以下几点竞争优势:

光学设计领域积淀深厚。舜宇光学从成立到现在30多年时间,从生产光学分析仪器和光学测量仪器起家,一直聚焦主业,目前已有411项专利,积累了深厚的光学技术。

员工大规模持股。公司实行“钱散人聚”的产权激励制度,进行过大规模股权激励,目前公司员工里有1000多人持股,覆盖了绝大多数骨干员工,而公司高层的持股比例较小。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员工共同持股的合伙制企业,这一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整体强大的竞争力。

先发优势和优质的客户体系。在国内市场,公司较早地进入摄像头行业,积累了优质的客户体系,目前是华为、OPPO、Vivo等厂商高端摄像模组的主力供应商,也是中国大陆首家能量产双摄模组的厂商。车载镜头市场,公司的客户覆盖了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等主流厂商。

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公司大量使用自研AA设备,削减成本,提升良率,更好地应对潜在的价格竞争。最近三年,舜宇镜头业务的毛利率从26.7%提高到39.8%,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快速的响应能力。存量时代微创新加速,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公司内部管理顺畅,有大量技术储备和量产经验,响应速度快于日韩等竞争对手。

模组与镜头的协同效应。公司摄像头模组销量全球第二,自身对镜头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公司贴近终端厂商,能跟进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了解下游厂商需求。

内地产业链优势。公司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大规模量产高像素镜头的供应商,下游模组厂商考虑到供应链安全,会倾向于采购公司产品,因大立光、玉晶光等供应商优先供货苹果。


本文Tags: 从舜宇光学十年百倍看牛股如何养成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