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易纲:强化反垄断,推动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开放封闭场景

万洲财经APP获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的开幕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区块链等技术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并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原有的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监管当局也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是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二是强化反垄断,三是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合规开展互联网存贷款、保险、基金等业务。

开幕致辞原文如下:

尊敬的魏德曼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参加中德央行合办的“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联合研讨会。正如魏德曼行长所言,此次会议是2019年第二次中德财金高级别对话的成果之一,因疫情原因推迟至今。虽然不能身临美丽的美因河畔,但视频会议的形式使我们可以邀请更多的中德机构参会,扩大会议的受众和影响力。除中方发言嘉宾外,我们还邀请了人民银行有关司局、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等50多个单位的代表。借此机会,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中国金融科技实践和我的一些思考。魏德曼行长刚才在演讲中提到了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穆长春所长稍后将分享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经验。

一、金融科技有效助力普惠金融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区块链等技术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

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不断提升基本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对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可为这些客户提供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2015年至2019年,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非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复合增长率达75%,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目前,中国的存款、取款和汇款几乎都实现了实时到账。网上消费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方便。

金融科技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服务。在数字技术赋能下,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审批、风控等信贷全流程的数字化、线上化,具有服务速度快、风险控制准、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减少了对抵押物的依赖,较好满足了小微企业“少、频、急”的融资需求。截至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00多万户,有效促进了就业,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近30%。

金融科技的发展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运用卫星遥感、电子围栏、区块链等技术可动态监测农林牧渔等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推动资金流、物流、商流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和上下游企业融资可得性,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针对农民“数字足迹”缺失等问题,还可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农村信用信息体系,从而有助于扩大信贷覆盖范围。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分析企业的日常经营、金融风险和信用状况等行为特征,探索精准扶持手段,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能力。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超7100亿元,不良贷款率整体可控。总的来看,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在有少量财政贴息的情况下,保持了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整体可持续。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