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上市公司重组被否后多久才能重新重组?

  近期相关政策的调整,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出现了回暖的情况,而近些年多家IPO被否,逐渐为并购重组的时间得到了明显地缩短,如果在上市公司重组被否之后,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进行重新重组呢?请看下文的分析。

  政策再松绑,IPO被否6个月后即可重组上市。2018年10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IPO被否企业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相关问题与解答(2018年10月19日)》,明确表示对于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企业自中国证监会作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筹划重组上市。

  相比2018年2月23日证监会解答的至少应运营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时间大大缩短。此次修订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大体量重组标的,叠加前期并购定价双向调整、“小额快速”机制确定、配套募集资金和控制权变更认定松绑、新增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产业类型,近期并购重组政策持续快速松绑,“放管服”市场化改革持续落地,将助力并购重组市场的快速回暖。

上市公司重组被否

  近3年156家企业IPO被否,为并购重组提供大量优质大额标的。据我们统计2016年以来有156家公司在IPO审核过会时被否的,其中自2017年9月30日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上任之后整体IPO的否决率开始大幅提升。2017年10月至今一年左右的时间内IPO被否的案例数高达88家,占2016年以来的56.4%。

  2016年以来IPO被否的156家企业预计募资金额合计高达668.8亿元,我们按照预计募资金额对应的估值(大部分为前一会计年度的23倍)测算,156家企业合计对应的估值达2928亿。而IPO被否的企业绝大部分是在2017-2018年之间。按照此前证监会的规定,这156家公司均不能筹划重组上市,而在修订之后,这156家公司中有137家公司已可以开始筹划重组上市,涉及的对价超过2638亿元。IPO被否到可重组上市的时间间隔大幅缩短,为并购重组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大额标的。

  借壳和大额并购有望兴起,助力并购重组快速回暖。2016年6月17日以证监会发布的史上“最严借壳标准”为标志,并购重组政策全面收严。2016年并购重组市场开始持续下滑,而由于借壳标准的大幅提升借壳上市的案例下滑速度更快。2015年借壳上市有33例,而到2016年的案例就降低到了19例,2017年仅3例,2018年截至目前仅2例。同时我们统计了2013年超过20亿的大额并购来看,大额并购的数量占比并不高为27.3%,但并购金额的占比却高达78.5%。并且政策全面收严之后小额并购开始倾向于现金的方式,2016年以来大额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占比均有所提升,数量占比达31.8%,金额占比更是高达82.6%。

  IPO被否的公司6个月之后即可筹划重组上市,为借壳和大额并购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并购标的。叠加证监会2018年10月12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2018年修订)》对控制权变更认定的放宽,有助于不构成借壳的大额并购的推进。借壳上市和大额并购有望兴起,助力并购市场的快速回暖。

  当前市场借壳和一些大额并购的慢慢兴起,为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并购市场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推进,随着市场政策的再次放宽,未来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成效,请大家持续关注本网股票入门栏目!

  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重组为什么会被否?有哪些原因?

  红筹公司重组为什么选择中外合资公司?

  2018海润光伏和哪个公司重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