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溢价收购重组是好是坏?

  一般来说,公司选择并购重组的原因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所以一般是利好公司的,但是这也是一般情况,如果是溢价收购重组是好是坏?想必大家都不知道了,下面一起了解下。

  溢价收购重组是好是坏?

  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不过,随着并购重组市场规模不断攀升,部分上市公司并购风险也开始暴露。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沪深两市共有1275起已完成的并购重组事件尚处于业绩承诺期,有582起披露了2016年实际净利润,其中有118起业绩承诺不达标,占比达20.27%。达标率偏低主要与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溢价、高估值有关。

  并购重组过程中产生的溢价,会逐渐积累到上市公司的“商誉”这一会计科目。溢价越高,商誉越重,计提减值对利润的冲击可能也越大,进而导致业绩承诺无法实现。笔者在《513起并购重组实证:协议收购提振业绩高溢价致重组失败》也曾验证过高评估溢价率重组样本当年业绩下降明显,之后虽然有所回升,但是业绩比重组前要差,重组较为失败。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10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已完成的并购方为上市公司且已披露溢价数据的并购重组事件,共计2095起(按首次公告日进行统计,下同),年平均评估溢价率(评估溢价率为注入资产净资产评估值除以注入资产净资产账面值后减1,以下简称溢价率)分别为81.16%、69.47%、134.62%、282.09%、709.42%、757.1%、968.11%,溢价率从2011年开始持续上升;2010年以来溢价率大于0样本数占比一直在90%以上,2013年后该值逐步上升,2016年达到98.88%,处于较高水平,这均说明高溢价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新常态”。

  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有的是出于做大做强的目的地,有的是为了追逐市场热点,也有的是为了重组而重组。因此,并购重组火爆的背后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并购“后遗症”即为最受关注的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家上市公司收购资产的业绩在2014年未达到承诺标准。某些上市公司“重组”进来的资产,不仅没有为上市公司业绩作出贡献,反而成为上市公司的累赘。金利科技即是最典型的例子。2011年金利科技溢价346%收购宇瀚光电,但2013年与2014年宇瀚光电业绩均未达标,为了业绩补偿事宜双方还打起了官司。去年前三季度金利科技出现巨亏,宇瀚光电的拖累难辞其咎。

  收购资产重在为上市公司带来正面效应,而像金利科技这样的并购重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还会损害上市公司与全体股东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时,不能随意为之,而是应该慎之又慎,对于高溢价并购特别是像唐德影视这样的超高溢价并购而言更是如此。

  关于溢价收购重组是好是坏?的介绍就到这,可以看出,高溢价重组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所以大家看到类似的溢价重组的公司,一定要谨慎投资哦,想了解股市入门知识,多多关注万洲财经网。

  相关推荐:

  股票溢价率是什么意思

上市转股溢价率公式有哪些?

专家解读:转股溢价率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