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的交易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先说价值的形成过程。央视播过一个节目,说的是一些采玉者在一片空旷的河谷地带,用挖掘机开采玉石的场景。挖掘机掀起一堆土,一个工人从这一大堆土石中捡出一小块“原玉”。话外音:这块玉石现在的价值也就几十元,而在市场上,这么一块如此大小的“玉件”,售价要上千元。为什么?因为还要加上打磨、雕刻、鉴定、商品流通中的营销等等中间过程。

这是商品的“固定价值”。经济学常识说,商品的价值包含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仅有固定价值的东西还不是商品,商品的价格形成,还包括使用价值的实现。一件物品,在“有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为商品。上面这块玉,如果没有人喜爱、收藏、功用,其最大的“固定价值”也就千元水平。而如果再加上它的“使用”价值,这个涉及到当时当地国民经济实际消费水平、消费趣味等等因素的价值,那么,这块玉最后的销售价格,就有可能是上万元人民币。

说到股票!股票的价值,在二级市场上包括几个方面呢?仍然仅有两部分,也就是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我要把这两个价值阐述清楚是比较费劲的!因此,需要限定一个范围,限定在二级市场,即上市公司的股票完成了一级市场新股发行,进入二级市场以后,每天被我们实时买卖的这个股票,其价格的形成过程。不要把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东西掺和进来吧,这里的“这块玉”尚处于“几十元”的价格即第一阶段;也不要把“这块玉石”经过雕琢加工等,这个“第二阶段”掺进来,这也不过是该股票一级市场的“发行阶段价格”。我们要着重讨论的是它的“第三阶段”,即处在二级市场内,其交易价格的形成。

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不是很清楚吗?不就是“电子显示屏幕上的实时价格”吗?是的!但这个价格已经处于“前文所述的那块‘玉’,其销售价格的第三阶段”了!

要把这个问题谈清楚,我们需要把这个“显示屏上的价格”加以细分。

我们的市场有上千种股票,每天在显示着它们的实时价格,有的几十元,有的一两块。那么,这个价格所包括的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其实质性的东西是什么呢?

股票的“交易价格”所包含的“固定价值”部分,当它脱离了一级市场的发行阶段,进入二级市场以后,当我们不考虑上市企业的基本面,甚至忽略了它们的“股票名称”,让我们仅以1号股票、2号、3号等等对它们加以标称以后,其固定价值的多少就可以讨论了!这个“固定价值”不过是它一个阶段性的、“平均值”的概念,是与参考时间选取的长与短相关的。不一样长短的参考时间的选取,将导致其“固定价值”发生变化。我们以一年的时间段为标准,把该股在一年时间里每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累加,再除以它的实际交易天数,就得到一个数值,这就是这只股票“比较准确”的固定价值了。这个价值,为什么不考虑“每天交易量”的因素呢?因为那要涉及其“使用价值”的影响了。既然要讨论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就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为什么说这个价值仅仅是一个“比较准确”而非其真正的固定价值概念呢?股票交易价格所包含的“固定价值”,其实质,究竟是什么呢?下结论之前,请您一定不要考虑别的,仅从实质意义的角度加以分析。为了避免任何其它干扰,再次强调一下:假设现在您面前的电子显示屏幕上,仅仅标示了1号、2号、3号、4号、5号……等等股票,没有什么“个性名称”,没有包含任何的“无形资产”层面的意义,没有什么“银行”、“钢铁”、“农垦”、“商业”、“科技”等字眼,……,也没有交易量、没有买卖价格等,只显示了一个项目,即该股票一年以来股价的平均价格。那么,在这么一个前提条件假设之下,思考再三,我们终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股票的交易价格,其固定价值部分,不过是给了我们一个“交易级别”的感觉!2元还是60元一股,只是一个“每股多少钱的限制”。它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在充分考虑了自己、目前自有资金的实际持有量以后,决定可以买哪一股、不可以买哪一股的一个“门槛”,是一个“阶级层面”的概念!

假设我们俩人持有等量的人民币,为了将来得到相同的交易差价利润,我们极有可能购买相同价格(这里是“固定价值”的概念)的股票,而且都买了那个最低价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代表了哪一只具体的股票,并且我们现在杜绝了、或者屏蔽了“哪一股的具体价格原来是多少”,这种“记忆意识”的干扰。但我们俩资金量如果不同呢?为了买到相同数量的股数,我资金少,只能买得起10元以下的,而你的资金多,就可以买得起20元一股的啦。

为此,我们说,股票的固定价值,是一个决定于参与其买卖的群落、阶层的不同、以一定数量的货币来度量的概念。它是不同社会阶层,以其所占有的非等量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买卖行为的取舍。不过是反映了一个购买意向的选择,是购买接受度、承受力、消费能力等的平均水平罢了,无它!请注意这里所强调的买卖意向的“主观性”,当我们不考虑其它任何别的因素的前提下,没有任何参考建议,只以自己口袋里钱币的多少为依据,只以我们“买得起”某一价格的、或者“买不起”某一价格水平的股价为参照,在此严格条件下作出的买卖决定。

这就是股票的交易价格所包含的固定价值!但现在还要强调指出,这个固定价值,还不等于我上面所述的“一年内的平均交易价格”,但两者已经比较接近了,我们继续选取更长时间计算的下一个“平均价”,将与其“固定价值”更加接近,但始终不能等于其固定价值!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以断言说“相等”。时间段的选取、价格的累加和做除法,只是为了计算,与我们阐述概念是两回事。

“描述”清楚股票交易价格之中固定价值部分后,我要说到股票的“使用价值”了!因为股票的交易价格仅包括了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两方面这个大前提,因此我说,股票的使用价值,就等于现实意义的“当前交易价格”与股票的固定价值之间的价格差。

这是从股票的当前交易价格、固定价值,来推算其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再从股票的交易价格、使用价值,来推算其固定价值。为此,我们先得把股票交易价格的使用价值谈清楚。

哈哈……,我们尚未得到固定价值的准确值,只是“描述性”的概念,我们又怎样得出使用价值这个概念,并对其进行计算呢?好办!据我说来,一定程度上,从实用的角度,我们可以说,股票的使用价值,就等于股票交易价格的实时“波动”!

股票的使用价值来源于、产生于“使用”,“有用”才会发生交易。至于说为什么对你有用、对我没用或相反,我们不去研究。我们只注意在这种“有用处”的基础上,发生了的“交易”。而交易,是要受到“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的,并且,供求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但我们不必在意或者理会这些,我们只注意到,“交易”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价格波动”。

为什么只关注股票交易价格的上下波动呢?因为通过交易,股票的使用价值才得以体现,股票的交易产生了股票的价格波动。

而股票交易价格的“波动”,我们是比较容易测量的。一段时间之内,比如说某甲股票的波动范围是几元、某乙股票是几角、某丙是几分,我们都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来。但是,这个“波动”或者波动范围,就是股票“使用价值”的直接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股票交易价格的波动,其原因在于交易、在于买卖,而这种交易或者买卖的实质就是股票的“使用”,使用的结果是我把股票抛给了你或者相反。

但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正方向的、还是负方向的波动,都代表了股票的使用价值!无论价格的上涨还是下跌,都是经过了实实在在交易的,有买必然有卖。更无论这只股票现价是几十元、而那只股是两元多,都没有关系,它们的使用价值就是这个波动范围!更进一步说些极端的例子,一只股票的价格是50元一股,但它在这段时间内的波动范围是5分钱,那么它的使用价值就是5分;那只股票的现实价格是3元钱,但它的波动范围是2元,那么它的使用价值就是2元!不要对此一理念“目瞪口呆”吧!股价波动小,是因为无人问津,哪里来得什么使用价值?至于说到“涨停或跌停价格”,那是因为卖盘的“相对较小”而涨停、或者买盘的相对较少而打不开跌停价呀!还是一个买卖对比度的问题嘛!反过来,如果没有涨跌限制呢?

说的远了,回到股票的交易价格!我们所探讨的股票交易价格,其“使用价值”,就等于这只股票在一段时间之内的价格波动!无它!

综上所述,股票的交易价格包含了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任何一件商品的交易价格都仅含有这两个方面。股票的交易价格等于固定价值与使用价值相加。普通投资者在现实交易中,我们实际上最看重了股票价格的什么因素、什么表现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但这个“波动幅度”概念的准确性,却是必须加以阐明的。不要说这只股票去年某月多少钱、现在多少钱一股吧,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波动幅度的概念!这一说法,倒更加倾向于阐述股票交易价格的“固定价值”,而股票价格的使用价值部分,却刚好是这两个价格之间的差价!

前文所述,固定价值的获取,其准确率的提高随着选取时间段的延长而不断提高;但是,股票交易价格的使用价值部分,其准确性却随着选取时间段的延长而不断下降!因为股票交易价格的使用价值,并不能掺杂太多的“历史因素”,历史不能说明现在。使用价值最注重实际、注重现在、注重当前!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具体实践中,我们选择相同的时间段来计算和比较股票的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段时间内,股票价格的上下波动范围,我们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的。于是,股票交易价格的使用价值这部分,我们也很方便地得到了。而股票的交易价格即当前实时显示的价格,仅包含了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于是,其固定价值的计算也是轻而易举的了。

但由于选取时间段较为短暂的关系,我们这里所获得的这个“固定价值”很不准确,较为准确的是那个全部时间段内,参考了所有交易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平均价格值。但这两个固定价值的差别,正好说明了其固定价值的发展趋势!即将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前进方向。而我们又刚好特别注意这一点。

谈了这么多,最后,我从实际股票买卖操作的角度总结一下:股票的交易价格包含了固定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固定价值只是一个交易门槛的概念,是一个“俱乐部”的概念,它决定了我们具体某位股民,可以或者不可以参与某只股票买卖的问题。而使用价值,股票交易价格的使用价值部分,从方便于计算的角度分析,就等于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幅度。

这对于我们每天买卖股票的行为,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我说呀,股票的价值抑或“魅力”,不在于其价格的高与低,而在于其价格波动,仅在于这种股票在某一参考时间段内、其价格的上下波动幅度。

比如,开盘价是10,开盘后:

委买1-5分别是:11、10、9、8、7;

委卖1-5分别是:9、10、11、12、13;


如何成交及价格?

委买1-5分别是:9、10、11、12、13;

委卖1-5分别是:11、10、9、8、7;

如何成交及价格?

假设委买、卖数量相同,如果数量不相同又如何形成

你要12买一大堆,委卖9,10,11都被你吃掉。你要10卖一大堆,委买11,10的都成交,股价就变成10块了,你卖的没被吃掉之前股价就在10快呆着。

数量不相同假如你10委买100手,委卖8的20手委卖9的30手,委卖10的一大堆,你的买价就是

加权平均值(8*20+9*30+10*50)/100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