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兜底增持股可以买吗?

  说到兜底增持,兜底增持这个词在股市中的质疑声一直不断。的确,兜底增持会给股市中的股价带来一定的涨幅,但是后期走势并不被大家看好。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兜底增持股可以买吗?

  早在2015年7月,就有一批上市公司,如腾邦国际、中利集团、金贵银业、皇氏集团、暴风集团等都曾以实控人或董事长“兜底”方式鼓励员工买入自家股票。

  暴风集团是当时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暴风集团实际控制人冯鑫表示,公司员工在2015年7月17日至7月21日期间增持股票,并连续持有6个月的,损失由其兜底;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冯鑫同时声称,股价未能真实体现暴风集团的整体价值,未来公司还具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以冯鑫承诺的持有期6个月期间的暴风集团股价表现看,那些实施了增持的员工应该能获得较大收益,冯鑫根本无需“兜底”。不过,在经历2016年3月的小高点后,暴风集团股价是一路下滑,仅为冯鑫倡议员工增持时股价的三成多。

  业内人士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做出增持“兜底”承诺,往往有信心或者总有办法在半年期、一年期内实现一个相对稳定局面。倘若真的出现亏损,基于公司员工在短短几个交易日的增持“时间窗口”拿出大笔真金白银的未必很多,当家人需要“兜底”的亏损其实相当有限。

  这就是为何有些公司董事长和高管愿意自己增持,而有些公司的董事长只愿意“兜底”。

  所以,有的上市公司跟风兜底式增持也遭到了诟病。

  财经博主曹山石说,董事长号召买股并兜底,实质是向员工变相融资。注意辨别大股东接近质押崩溃边缘的兜底呼吁。用质押维持资金链,是惯用玩法。

  不少机构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公司实际控制人发布兜底式员工增持倡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公司浑水摸鱼。有些公司控股股东的质押比例过高,一旦股价下跌较多,在高位质押的股权势必对相关股东造成不小压力,倡议兜底式增持并不需要立刻掏出现金,对股价也能形成一定的拉升作用,有助于改善质押压力,这就是为了他自身的利益考虑了。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也表示,公司实控人或董事长发布兜底式员工增持倡议这种做法本身的出发点或者意义是好的,首先给予股价一定信心是可以肯定的。不过,从企业的角度或者从鼓励员工持股来说并不是很符合市场规律,同时也不符合企业应该追求的企业文化。

  王剑辉坦言,员工持股本身的含义就是建立在对于公司长久的信心上,如果说员工持股或者说增持是建立在这种保底的基础上,这种持股是不太可能具有持续性的。这也只能是一种阶段性的现象。这样保底式的增持承诺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比如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等。对于员工持股来说,更多的还是基于员工自身对公司有长期的信心。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近期发布兜底承诺的几家公司中,青岛金王、科陆电子控股股东的股份质押比例较高,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分别达到了他们持股比例的99.98%和94.64%。

  另外,智慧松德、锦富技术等多家公司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他们持股的比例也高达60%以上。

  此外,王剑辉也表示了这种兜底式员工增持倡议可能出现的问题。王剑辉称,这种增持实施上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有些公司的实控人或者是董事长可能会履行承诺,但也不排除会出现到期不履行的情况。

  宋清辉也坦言,这种兜底式增持倡议无形中可能会助长市场投机心理,而且也并不能够保证上市公司员工自身的收益。宋清辉称此前有不少允诺给员工兜底的上市公司,在员工持股到期之后,被深度套牢。

  曹中铭也说,相关上市公司董事长虽然豪气万丈作出了兜底承诺,但能否兑现同样需要打一个问号。近几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履行承诺的案例太多了。因此,虽然有兜底增持承诺,但背后却存在承诺不被履行的风险。承诺者无须付出任何代价,而市场中的广大中小投资者却为其埋单。显然,这是“兜底式”增持隐藏的另一种风险。

  宋清辉还提醒道,这种兜底式员工增持倡议实质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护盘行为。投资者可以作为投资参考,但却不是立刻买入的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看投资标的的基本面。

  上述小编为大家讲解了关于股市中兜底增持股的内容,关键还是在告诉大家在股市投资中要谨慎面对兜底增持股投资。关于股市的更多内容,小编后续会陆续给大家带来,请持续关注股票投资。

  相关推荐:

兜底增持可以买入吗?

股票兜底增持是什么意思?

兜底增持靠谱吗?质疑声不断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