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有什么不同?

万洲财经股票网讯,是不是在股市中经常听见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呢?那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今天万洲财经股票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了解。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

沪深300指数介绍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目前300只样本股中,深市121只样本股中有92只来自于深证100,沪市141只来自于上证180,入选率分别为92%和78.3%。

1 2 下一页 末页

标签: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万洲财经股票网证券交易所流通股比例沪深300A股指数股票市场上证指数股票价格总股本流通股股市股本A股B股股票新股

收藏打印RSS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