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交易心理之股民对亏损的反应

  交易心理之股民对亏损的反应。下面万洲财经的小编为你介绍交易心理之股民对亏损的反应。

\r\n

  不管交易新手的感觉多积极,最后都会碰到亏损和错误,亏损和错误是交易中无法避免的现实。最积极的态度加上最高明的分析技巧,也不能让交易者最后不碰到交易亏损,因为市场实在太奇怪了。如果交易者希望每次都正确无误,要考虑的变数也太多了。

\r\n

  交易新手最后亏损时,会出现什么状况?他无忧无虑的心态会受到什么影响?答案要看他进行交易时的期望和怎么解释这次经验,怎么解释这次经验由其信念与态度决定。

\r\n

  如果操作时,其基础信念是亏损不可能避免,因为亏损是交易自然的结果,好比餐厅老板必须出钱购买食材一样;此外,假设他完全接受风险,表示他会从财务和情感上考虑和评估原本不能接受的所有市场行为。有了这种信念和期望后,他的态度不太可能恶化,就会径直进入下一次交易。顺便要说的是,这种情形是理想的交易信念与态度。

\r\n

  现在假设他没有完全接受风险,如果其预期中没有考虑到市场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希望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r\n

  从这种心态来看,如果市场行为不符合其期望,他会感受到情感上的痛苦。期望是未来某一刻环境表现在我们心中的样子、声音、感觉、气味或味道。期望不能实现时,造成的伤害程度要看期望背后的力量多大而定。

\r\n

  在刚刚描述的两种不同观点中,我们说的交易新手抱着哪些观点?当然是后者。只有非常高明的交易者,学到第一种情境中说明的观点。

\r\n

  就像我在第一章中说的一样,除非这些非常高明的交易者在成功的交易家庭中成长,或是得到超级交易者指导。即从他们开始交易生涯时,就灌输他们与风险和亏损有关的正确态度,否则几乎每个交易者都至少要亏损一笔财富后才会了解应该怎么思考,才能创造长期获利。

\r\n

  能够创造长期获利时,背后的原因是彻底改变态度。而不是像大部分人的误解,即背后的原因是善于解读市场。交易者普遍有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很少人能够从最深层的水平上,确实了解态度在决定个人成就上的影响有多大。

\r\n

  我们可以确切地假设:交易新手亏损一次后,会处在情感痛苦的状态中。因此他进行交易时会出现一种全新的特性,即一定会失去无忧无虑的心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会觉得市场使其亏损和痛苦,并夺走了属于他的胜利成功的感觉。

\r\n

  请注意,我们说的交易者把亏损或者没有获利的责任归咎于市场,也请注意他的这种感觉极为自然。想一想,我们的一生中,尤其是儿童时期,有多少次我们正在做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如玩玩具或与朋友一起游戏时,拥有更大权力和权威的人禁止我们做正在做的事情,并要我们做不想做的事情。

\r\n

  我们都有失去东西和东西被人夺走的经验,都有过想得到的东西或自认为应该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的体验。也都经历过遭到阻止,不能继续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或是不能追求我们梦寐以求构想的体验。

\r\n

  其中的意义是我们在很多类似状况中,不需要为自己碰到的事情,或感受到的痛苦负责。因为我们无可奈何。我们不是选择脱离欢乐和快乐的状态,而进入精神痛苦的状态,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中。这种决定违法我们的意志,而且通常相当突然。虽然有人可能会告诉我们,要我们为结果负责,我们可能不相信这种话或者不了解其中的意义。

\r\n

  最容易想到的实际情形是我们处在快乐的状态中,有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夺走我们的快乐,让我们陷入痛苦。这种情形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的痛苦是外力造成的,因此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外力应该负责。

\r\n

  我们不但学到在自己完全没有错的情况下,愉快的感觉可能在片刻之间由不愉快的感觉取代,也学到和遭到背叛有关的感觉。我们觉得遭到背叛,是因为很多类似状况是完全意外或无法预期的事情。

\r\n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做好准备,不能应付别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采取行动的情况,如果别人的行为使我们陷入情感痛苦的状态,那么我们自然会觉得遭到背叛。

\r\n

  此外,我认为必须指出,我们很多情感痛苦的经验是父母、教师和朋友好心造成的结果。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人只是做他们认为对我们最好的事情。最好的例子是小孩玩有危险的玩具时,我们把玩具拿走。小孩子一定大哭,表达自己经历的情感痛苦。如果这个小孩子还很小或不成熟,无论我们说什么道理或解释他不能玩这种玩具的原因,他都不会听。

\r\n

  有很多人的父母不成熟且不理性,也有很多人碰到情感不稳定的教师、教练和员工,这种人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把个人问题套在权力比他小的人身上。更糟糕的是,很多有折磨别人倾向的人很聪明,会使他们加害的人认为自己是咎由自取。总之,不论我们的痛苦经验是出于爱心,还是出于刻意折磨,都是我们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

\r\n

  更多交易心理之股民对亏损的反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万洲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