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中国股市黑嘴是如何炼成的

每当股市稍有起色之时,相信不少读者的手机即会收到各式各样有关推荐个股的说辞。这不,正当记者写稿之时,身边的手机便呜呜作响,来了下述几条信息,比如“尊敬的客户,今日最具潜力股为X,明后天封板,目标价X元”;“股票YYYYYY,今晚公布重要消息停牌,绝对内部信息,可适当仓位买入验证实力,盈利后合作。”

那么,当看到上述信息,您会作何处理?是嗤之以鼻,“垃圾短信,又来了”,之后立即删之;还是真以为是个股投资建议,当宝贝似保存起来,甚至回个电话询问一番?如果您是前者,说明您对股市黑嘴已有一定的“免疫力”;如果您是后者,就要当心了。黑嘴们也许将您列入目标客户,会对您进行“一旦成为会员,就能坐享高额盈利”的宣传鼓吹。一顿狂轰滥炸之后,就等你“入网”缴费了。

BAIDU_CLB_fillSlot('458199');

把戏与时俱进

若要追溯黑嘴的历史,不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据悉,我国第一批证券咨询机构诞生于1993年。从那时起,就有股民通过拨打168热线咨询手中股票,也许第一批股市黑嘴就是从那里诞生。

早在1999年的那波大牛市中,市场就有“北有赵笑云,南有雷立军”的说法。赵笑云那句经典台词“咬定青山不放松”,将股民一套就是多年。雷立军当年也是频频现身主流媒体……

进入新千年以来,股市黑嘴的“骗人把戏”虽然与时俱进,增添了网络、软件、手机等新元素,但万变不离其宗,“黑你没商量”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证券时报记者进行了简单归纳,总体可将股市黑嘴的罪行分为以下六大类:非法咨询、非法网站、非法股票软件、非法手机荐股、非法股票培训、非法机构报告等。

不得不提的是,近几年,股市最著名的“黑嘴”当属原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让他声名鹊起的,正是他在2003年大熊市中屡屡创造了“红色星期一”。当时,每周一上午股市开盘,北京首放“掘金报告”股评报告内推荐的股票,总是位于股票涨幅排行榜前列。自然,汪建中也成为国内某知名电视台证券类栏目的特约嘉宾,这份“掘金报告”通过各种媒体进入股民手中。

根据调查,2006年至2008年期间,汪建中利用“抢帽子”的方式,即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累计从股市非法获利超过1.25亿元。2011年8月,汪建中被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以“操纵证券市场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罚金人民币1.25亿余元。

“黑”人三部曲

总结股市黑嘴的“黑人”三部曲:首先,不法分子设立网站,并在网站上开设股票行情即时分析业务,以吸引股票投资者;或者根本不设网站,仅仅租个办公场所,几条电话线,招几个打电话的员工,声称可以提供股票免费诊断服务,吸引投资者拨打咨询电话或留下电话。

其次,让员工接听投资者电话,或随机拨打投资者所留电话,承诺高额投资收益诱导投资者接受咨询服务。一般来说,为了逃避监管、整治,这些服务往往还披着销售炒股软件的外衣。当投资者按照其操作获利时,就鼓动投资者升级成为“VIP客户”、“高端客户”,并缴纳一定费用,再向投资者推荐股票信息。

第三,当投资者按照其操作出现投资损失时,鼓动投资者成为更高级别的客户,缴纳数额更大的费用,再向投资者推荐股票信息。不法机构往往虚构所谓的专家小组,向客户提供一对一指导。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公司人员会介绍另一位专家,并给予受害人所谓更大优惠、更机密信息,同时要求支付更多费用,导致投资者越陷越深。

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这些黑嘴真如他们自己所说,可以轻轻松松做到“稳赚不赔”,或者“一年能有30%,甚至更高的盈利”,何苦不辞劳累,费尽口水,赚取相对原本容易获取的股市盈利来说,那些少得可怜的所谓“会员费”呢?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对于股市黑嘴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心态,在参与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活动中,也要提高警惕,时刻注意防范风险。接受证券投资咨询服务时,首先要核实对方的资格,明确对方身份,选择合法机构和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而且,合法机构名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查询。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