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牛市到来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牛市到来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r\n

  投资的精髓不在于某个行业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变革,或是有多大的发展潜力,而在于单个公司是否能保持竞争优势。那些准入壁垒高的行业或者公司,才能在长期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r\n

  牛市的到来需要哪几个前提条件?

\r\n

  6年多前,道琼斯工业指数在6000多点。7年前,上证指数也在6000多点。现在道指已经突破17000点,而沪指却回到了2000多点,两者差距悬殊。但实际上在过去的5年中,美国经济并没有像股市表现得那样出色,GDP增长仅在2%左右;中国经济在这一段时期保持着8%左右的快速增长,而股市却一直低迷。

\r\n

  那么股市和宏观经济并无必然联系?巴菲特在1999年《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从1964年到1981年的17年间,美国GDP增长了373%;而道指在1964年12月31日是874.12点,17年后的同一天是875点,几乎持平。虽然时间久远,但这篇文章仍然充满了投资的智慧,一点也不过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解释。

\r\n

  这篇文章与美国投资者的长期收益相关。巴菲特一向坚持长期投资策略,但即便是以耐心著称的他也不觉得市场向前迈了一步。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者都对股市抱有太高的期望。要想解释其中的原因,必须从股市整体出发。

\r\n

  他明确表示,虽然会涉及到股市的整体水平,但不会预测大盘走势。对市场进行评估和预测市场发展之间没有一丁点联系。实际上很多时候市场会偏离价值,不过早晚也会向价值靠拢。

\r\n

  在之前的34年,我们看到了熊市和牛市惊人的对称,在1964到1981年第一个17年间道琼斯工业指数:1964年12月21日874.12点、1981年12月31日875.00点。

\r\n

  一个非常矛盾的事实:在同样的17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即美国国内所有交易的总和)几乎变成了原来的五倍,上升了约370%。在另一种衡量标准下,《财富》五百强公司(当然,公司组成不断变化)的销售总额变成了原先的六倍多。但是道琼斯工业指数几乎没动。

\r\n

  “投资”的定义很简单却常常被人忽略:投资就是现在投入本金以便将来拿回更多的钱(当然是刨去通货膨胀之后的“更多”)。要想理解上述原因,可着眼于影响投资价值变化的两个因素之一:利率。

\r\n

  利率就像万有引力影响着物理世界一样操控着金融市场。利率越高,向下的作用力越大。这是因为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直接与投资政府债券可以得到的无风险利率息息相关。

\r\n

  所以,如果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其他的投资产品的价值就会下降。反之,利率下降,其他投资的价格上升。其中的道理十分简单:今天投资者应该为明天得到的一块钱付多少钱,只能先参考无风险利率。

\r\n

[1][2]下一页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