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净资产和股价的关系

净资产和股价的关系 \r\n

\r\n

  如果说市盈率对投资者来讲是进取性指标,则市净率就是防御性指标。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价的最后防线。其理论意义是,纵然上市公司倒闭清盘,股票的财务账面价值就是每股净资产。因为在会计上,净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在海外股市,一旦股票跌破净资产防线(问题股除外),极易发生公司并购行为或者股份回购行为。在我国,国有股场外转让价格的底线,就是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显然每股净资产值是有特定含义的,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指标而已。因此,每股净资产的实际意义与象征意义非同小可,破发行价显示市场低迷,买气不足;破净资产值是市场价格信号失灵,人气恐慌。

\r\n

  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意味着什么?一般是偏低 对于操作是买入还是卖出好呢?低仓位可逐步买入 是机会还是陷阱?一般是机会,除非净资产造假,如银广夏当年一台电话机的资产值是几千元,还有留意股票资产的计算方法,如两面针当初的高资产是因为大量中信证券的计算,不存在可持续性、还有重组注入资产的计算方法也要留意, 亏损股和非亏损股跌破净资产以后有什么区别?亏损股跌破可能是没调低资产数据,新的报表出来后净资产一般会调低,亏损股的资产会越来越低,反之也成立

\r\n

  一个企业投资了100万用于购买设备进行生产,这100万就是净资产。 如果这100万是土地等将来可能升值的资产,则有很大投资价值。 如果这100万实际上是某种生产设备,将来可能已经没有使用的可能(比哪说100万买了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而现在彩电被发明出来的),那么即便按会计的处理方法,这条生产线净资产仍为100万,实际上他的“价值”(也就是股市上常说的“估值”)可能只是废铁的价值了。

\r\n

  投资股票更看重的是个股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因为投资者并不希望通过购入股票获得某项资产而是期待借此获取超额收益,净资产高,固然可喜,但如果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则完全没有意义,市场永远是对的,当个股遭遇连续抛售,主要是其盈利能力或者成长性极有限,已经低于投资者的预期,跌破净资产更是表明其可能存在某些问题,这样所造成的马太效应更让投资者避之惟恐不及。

\r\n

  每股净资产只是一个帐面值,会计处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可以调整的空间,况且个股资产质量如何、“含金量”有多高对只能根据公开信息管窥蠡测的投资者而言是个未知数,上市公司质量如何,在拍卖市场或许可以发现一二,毕竟擅长在拍卖市场掘金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更为灵通,所以,不少个股法人股、国有股拍卖低于每股净资产仍无人问津,比如黑化股份每股净资产达2.55元,可直到拍卖价格达到0.803元才交易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其大股东危机重重,债台高筑,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接近公司净资产值,公司很有可能面临资金难以回收的危险。

\r\n

  更重要的是,鉴于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不少公司潜藏着的危机不到爆发之时无人知晓,比如今年率先跌破净资产的ST达尔曼,在种种问题曝光之前净资产高达每股4.24元,随着公司涉及各种违规担保和诉讼不断爆发,公司已预计6月底的净资产为负数,还有ST托普,累计诉讼金额超过18亿元,占2003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82.78%,公司的净资产甚至无力偿债,对于这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个股,投资者当然要以回避为上策。当然也有部分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是由于行业周期性因素等原因,超跌存在一定投资价值,但总体而言,随着市场股价中枢的下移,跌破每股净资产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价值投资和成长性并重的投资理念盛行之时,个股的盈利性和成长性更值得关注,每股净资产仅仅只具有参考意义。

\r\n

[1][2][3][4]下一页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