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1991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的发展脉搏

1991年到2009年中国股市的发展脉搏

万洲财经股票讯,中国实际来看,动态定投时股债资产转换的大致频率应该是几年呢?正如富爸爸所言,经济决定货币,货币决定市场。随着经济景气周期的变化,央行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从而对股市产生巨大的影响,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估值较低的股市长时间上升,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估值过高的股市长时间下跌。

所以,在用CPI到GDP的各种指标判断经济景气周期之后,富爸爸密切关注着货币政策的变化,紧紧追随市场的脉搏。以中国过去19年为例,从1991年到2009年,大致经历了7波牛熊转换,平均一波转换频率为2-3年:

第一波,1991-1993年的2年牛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从1991年初的11.34%下调到1991年4月的7.56%,伴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股市此间涨幅超过600%;

第二波,1993-1996年的3年熊市。1993年全年CPI高达14.7%,面对汹涌的通货膨胀,1993年5月央行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9.18%,两个月后进一步上调到10.98%,3年间股市跌幅超过60%;

第三波,1996-2001年的5年牛市。随着通胀缓和,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央行的货币政策从之前的“适度从紧”调整为“稳健”,一年定存利率到1999 年6 月已经被下调到2.25%。中国股市中经历了一轮漫长的牛市,5年间上升了235%;

第四波,2001-2005年的4年熊市。面对高估的市场,2001年5月央行开始严禁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2003年8月,央行在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之前的6%逐渐上调到2004年的7.5%,货币政策出现“稳中从紧”的倾向。上证指数到2005年6月一度跌破1000点;

第五波,2006-2007年的2年牛市。通胀回落,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一年定存利率在2%附近维持了很久,到2007年真正进入加息周期。加之中国股市由于估值偏低、股改启动、大量外资流入,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两年多时间里上涨了500%。

第六波,2008年的1年熊市。2007年,通胀再次抬头,央行不断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到2007年底,一年定存利率达到4.14%,存款准备金率到2008 年6 月达到17.5%。伴随着央行的从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股市一年时间中跌幅超过70%。

第七波,2009年的1年牛市。2008年底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A股市场强劲反弹,2009年初至2009年11月20日已经上涨82%。

经济基本面、政策和资金对股市的干扰持续存在,历史并不会简单地重复、循环。聆听股市的脉搏,富爸爸一直保持对财经政策的敏锐度,利用动态定投,熊市逐步定投股基,牛市逐步落袋为安,在股市债市游刃有余。富爸爸直面风险,化危为机,欢迎这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