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软件企业的分类与估值

软件企业的分类与估值

\r\n

  软件产业是公认的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创新密集型高端产业,它具有“无污染、微能耗、高产出、高就业”的特点。软件企业最大的成本是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研发成功带来的软件易用性是企业得以成功和安身立命的前提,人均产出则决定了企业的边际扩张效果如何。据此,可以把软件企业粗略地归为以下四档。

\r\n

  第一档,平台型通用软件。这类软件直接面向群众和中小企业,解决大众娱乐、通信、购物等需求,这类企业由于通过产品网罗了大量的人群,往往通过会员、广告、佣金等增值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盈利,这类企业往往具备了互联网企业的性质,国内第一档的软件主要在国外上市,如BAT、奇虎360等,A股上市的乐视网有成为这一类企业的雏形。这类企业由于其壁垒更强,同质化的用户,使得企业在一个用户的成功可以轻易复制,边际扩张成本低,具有高利润和弱周期的盈利能力,往往估值也最高。

\r\n

  第二档,工具类软件。这类软件通常面向部分小众用户,向大企业批量供货的公司,比如A股中的广联达、石基信息、卫宁软件等企业。这类企业的产品壁垒不如第一档,但是由于其边际扩张成本依然很低,盈利能力较强,因此估值通常也较高。

\r\n

  第三档,项目型软件。这类企业主要是做工程,做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这类软件开发的都强调客户至上,尊重需求。但现实中很多需求是个人偏好甚至是怪癖,和软件所做的事情没有多大关系。比如用户对字体,页面布局的偏好,对操作模式(点按钮后是否要提示)的偏好。在用户同质化低的情况下,这些癖好会大量的占用开发,测试,沟通的时间。往往成功的软件企业是不需要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殚精竭虑的,如果你不喜欢windows的操作模式,微软不会理会你的;你觉得黑白两种颜色太单调,抱歉苹果认为一定是你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软件行业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使得可复制性对软件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这类项目型软件企业由于其占用大量的人力沟通成本,极大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通常不能给予太高的估值。

\r\n

  有些人会说IBM是做客户服务的,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如果你享受过ibm的服务,就知道他的“服务”有多好做---IBM以借机贩卖软件成品和同质化的预定义的解决方案为主,如果需要定制的开发,IBM会外包给本地公司。另外正因为IBM毕竟还是有客户化的基因,因此80年代后再没有成为最大市值的软件公司。

\r\n

  第四档,外包型软件企业。这类企业通常不拥有产品的产权,给第二三档公司服务的公司,壁垒很差,行业话语权很弱,是最劣中的最劣,不宜作为投资的标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