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不要迷失在短期股市的涨跌中,股票投资与平常心

投资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承认自己是普通人。

最近张一鸣的《字节跳动的平常心》很火,反复读了几遍,再加上之前对段总言语的一些理解,联想到投资我觉得可以写几句股市投资与平常心相关的话,我觉得重要,写下来权当抛砖引玉。

1.股市没有股神,包括巴菲特都是普通人。我觉得投资的第一步应该就是承认自己是普通人,然后认识到别人也是普通人,不要被各种标签迷惑。

看清楚这一点,至少不会被各种打着股神名号的骗子收割。世上本没有神,有的是道,是规律。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保持平常心,就能成就不平常的事,就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神。

典型就是巴老,当然我这里说巴菲特不是股神,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对这种长期知行合一,道德高尚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敬仰,但是巴老爷子的伟大,也仅仅因为他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坚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不懂不买,不做空的原则)再加上美国的国运成就了丰功伟绩。

现在国内冒出来的一些知名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比如高瓴、张坤),你去细细的去读他们的投资言论,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都是常识,都是普通人,做平常的事,赶上中国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罢了,当然大部分人做不到,也就是平常人没有平常心。

2.不要设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的设置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变形。大部分投资人尤其资金量比较小的投资人,往往对自己的投资收益率有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所以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走上了歪路,或者用了不该用的杠杆,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太好,当然不排除极个别杠杆用的好的实现了阶层跃升,但是如果没有认识到杠杆的危害性,即使像Bill Hhwang这种级别的聪明人都能一夜爆仓,损失千亿财富。

投资收益率是个结果,我们当然希望他高一点,但是收益率更多的是与认知相关,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知上下功夫,而不是取巧。上天不会因为你穷就给你致富的捷径,反而捷径是迷路的原因。

3.不要迷失在短期股市的涨跌中,我们更从基本面的角度超脱出来并利用这种涨跌。股市短期的涨跌很多时候是噪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噪音建立仓位或者利用泡沫卖出,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位置。

一般常态下,我们不管涨跌,只要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该买就买,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但是往往大部分人都喜欢以天来计算收益,所以心情也总是随着股市涨跌而变化,失去了平常心。我们应该以年或者十年的角度想想公司大概是什么样(不一定持有这么久,但是一定这么想),只要公司基本面的主逻辑没有变,其他的波动反而是机会。

4,尊重常识,不要把投资搞的太复杂。变量越多,离本质越远,决策难度越高,错误越多。我发现很多优秀的投资人都不太关注宏观,更不会根据某几个宏观变量做投资决策,当然像达里奥的桥水或者索罗斯除外,但是对于像我们这种普通人,根本没有必要去挑战这种高难度的动作。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长坡厚雪的生意。都是常识。不要因为财经媒体的轰炸失去了平常心。

5.谦虚谨慎,着眼长远。不要被一时的高收益所迷惑,保持谦虚谨慎状态,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愿意接受新的观点。我见过很多人,可能某年业绩稍微好一点,就以为自己怎么怎么样了,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其实很多时候只是某种策略刚好奏效而已,并不是有什么过人的见识。我记得基金经理风云录里写过,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然后归于平庸甚至破产。所以张坤说没有十年以上时间,很难评价一个基金经理,深以为然。

价值投资,大概分为赚业绩的钱和赚估值的钱两种模式。前者要把注意力放在投资对象的研究上,只要业绩稳定增长,你肯定会盈利。后者就要研究市场主体的报价,低估时买,高估时卖。这也契合了“股价=价值+情绪”这个公式,要么你赚价值增长的钱,要么赚情绪波动的钱,要么你全都要。

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我原来一直想不明白,今天一看到房子,我恍然大悟了。我们买房子,看中的是什么?不就是位置、教育、医疗、交通、小区管理、户型设计等因素吗?核心价值就是位置,毕竟房子是不动产,是用来住的,住的舒适度就是最大的价值。同一座城市,用售租比来衡量,有高有低,高售租比的房子反而显得更合理。比如学区房,售租比很高,但因为有学区的加成,享受高溢价。如果学区政策改变,这些房子肯定会掉价。反之,商业公寓,低售租比,看起来租金收益很高,但因为是商业地产,变现困难,40年产权,长期折价。这说明什么?市场是非常合理的,好房子就是好价格,便宜的房子大多都有便宜的理由,市场很难给太多的捡漏机会,除非出现大危机,比如房主炒股失败,着急变现补仓。

那么好了,股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当然是每股收益。赚钱能力就是评价一个公司好坏的关键。用财务指标来表示,就是roe。市盈率相当于房子的售租比,但又有所不同。一个公司值不值得买,就要看他的持续赚钱能力怎么样。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护城河、管理层,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不同的定价;同一行业,不同的管理层,也有不同的定价。收入的现金含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因素被市场充分吸收消化,确定了每个公司的股价。同时,股价又受到金融环境、情绪、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波动幅度要大于业绩的波动。这就让很多人迷失,为什么一个公司经营正常,股价却能在一个月内几十个点波动?到底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所以,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不容易的原因就是:你投资、退出上市公司的途径就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卖,而二级市场的交易者并不全是和你一样的投资者,而且股价更多的是在情绪和梦想层面展开,和基本面并不是时时保持一致。所以,大部分人投资的心理历程是这样的:这是家好公司,我要长期持有;买入后,市场其他人也买入,股价被抬高,账面浮盈赚钱了,很开心,价值发现;然后获利盘卖出,股价下跌,账面盈利缩水,甚至亏损,就会很焦虑,甚至会“止损”;然后得出结论,炒股就要见好就收,不能长期持有,账面浮盈不卖出,就不会盈利,进而使得股价波动短期化,在走势上体现出趋势性的波动。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量力而行,知行合一。这就是我的答案。你入市的时候问问自己,你入市的原因是什么,想赚什么钱,怎么赚钱,想明白了,就去执行。赚业绩的钱,就要看得懂公司,能够预测出未来业绩的增长,并且愿意等待。赚估值的钱,就要研究金融行为学,分析市场主体的情绪变化,在情绪起来时介入,冷却前退出。比如前期的碳中和概念,很多人去追逐,这里面就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两种方式做好了都能挣钱,但就怕买的时候想的是赚业绩的钱,买完之后就想赚估值的钱,或者相反。体现在最近的股市是就是,买入核心资产,然后割肉止损;或买入碳中和,长期持有等待业绩。也就是所谓的长线做成短线,短线做成长线。

这两种错误我都犯过。投机时,买入一个题材股,迷恋基本面,高位加仓,股价破位后卖出,盈利大幅缩水,甚至亏损;亦或是被套后长期持有,小亏变大亏,用被套不卖安慰自己,跌多了补仓,使得亏损越来越大。投资时,买入之前,信誓旦旦要长期持有,与公司一起成长,买入后,随着股价上下波动,投资心态也在起伏,涨了就说是好股票,甚至向别人推荐,跌了就开始研究基本面是不是出了问题。在股价形成下跌趋势后忘了初心,卖出止损。止损后股价开始止跌回升,又后悔,然后买回,循环往复。

怎么办呢?那就要回归初心。既然赚业绩的钱,就需要长期持有,毕竟业绩不是一天出来的。假如你投资的公司每年赚365亿,那么你就想,每持有一天,我投资的公司就赚了一个亿,我的股票价值就会按照持股比例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增长,但股价短期很难反映这种变化,即便反映了这种变化,我也不会卖出啊!只有当公司不再优质,不能持续赚钱的时候,我才会考虑卖出。赚估值的钱,就不要看什么基本面的信息,只看股价波动,只要情绪在,那就持股做多,不要理会基本面的变化。情绪退潮了,就要离场,这个时候才是计算盈亏的时刻。

对大多数人来说,估值的钱很难赚,最好放弃;赚业绩的钱,就要坚守能力圈,买自己看得懂的公司,与公司一起成长。还有一个选择就是买优质基金,让专业人士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但最关键的是坚守初心,不要换来换去,人的能力不会像想法那样变幻莫测。你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早已注定,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