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实战操作: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谢谢邀请!在炒股过程中,识破主力假突破,是散户的必修课。

一、假突破是什么?

假突破,是指主力为了掩盖其真实意图,利用资金优势,利用手中筹码击穿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置,达到收集筹码或派发筹码目的的操作行为。

假突破,按照突破方向,分为向下假突破和向上假突破。按照目的分,分为收集筹码的假突破和派发筹码的假突破。

二、为什么要假突破?

一句话,就是掩盖主力操作的真是意图。什么意图?就是在低位收集筹码时,让散户认为空头来临,把廉价筹码乖乖交给了主力。主力在高位派发筹码时,让散户认为新的上涨来临,积极去抢主力的高位获利筹码!

三、如何识别假突破?以及对策措施。

(一)从基本面识别假突破

比较估值和股价。如果一个股票的价格已经大大低于价值,那就可以不要在意主力是不是在日内交易有什么假突破。如果股价已经低于价值20%了,还在向下杀跌,那就果断买进。如果股价已经高于估值20%了,主力还在拉升突破,那就逐步卖空。这里关键要学会分析基本面,要会基本估值方法。

(二)从技术面识别假突破

主力做一只股票,从价位空间上,大致分为低价位吸筹阶段,拉升阶段,高价位派发阶段,下跌清货阶段。我只讲一般原则,因为股市本就是概率游戏,没有百分百的正确,总有个案的。

底部和顶部区域,是主力假突破的两个关键地带,其次就是下降阶段。

(1)底部区域

底部区域,就是股价经过长时间下跌筑底,60和120日均线已经走平或刚向上阶段,一般从底部向上股价没超过30%。这个阶段,股价向下突破下轨道支撑,基本都是假突破。比如下图画圈处


主力是以120日均线为支撑(这个股票不是60日均线),突破120日后又拉起来。当然,如果向下突破120日均线,超过3%,连续三天还没拉上去,就可能不是假突破,而是真要下跌了。

对策措施:再次上到支撑位后,加仓跟进。

(2)顶部向上假突破

一般股价上涨70~100%后,顶部随时可能形成。这时候,向上的突破多数为假突破。这时候要根据基本面市盈率,根据成交量等,已经突破后的股价重心综合判断。这时候,一般要减仓,如果向下突破关键支撑位,中长线就要空仓。如下图


已经上涨100%以上,可能那个高点就是假突破!所以,空间概念很重要。即使后面有机会突破上图高点,也要经过较长时间整理,而且必须基本面配合才行。

对策措施:赶快止损,不要心存幻想!如果上图再向下有效突破120日均线,尤其是前一个波段低点,全部清仓。

(3)熊市下降阶段的假突破

只要120日线向下了,所有下跌过程中的反弹突破20日,30日均线的大反弹,基本全是假突破,不是加仓时机而是逃命的机会!!!因为主力已经获利丰厚,弃庄了,拉反弹是为了更好出货而已。如下图


上图120日压得死死的,不要有幻想。这个位置,必须减仓和空仓,尤其是从顶部下跌刚开始时。如果下跌超过50%以上,基本面还好,120日均线已经走平,那就可能是真向上突破,要随时做好跟进准备。

对策措施:赶快止损,千万不要企图等反弹,否则越套越深!

四、被假突破骗了怎么办?

一句话,及时处理,不要犹豫。

特别说明一下,底部向下阶段假突破被洗出后(底部向下假突破,也可以当真突破看待清仓,也就是少了利润,但规避了风险),再次向上时,要果断跟进!

五、区分真突破和假突破

上面假突破清楚了,有的人对真突破又害怕了!什么是真突破?大概分两种。

(1)底部向上真突破。

突破底部上面压力位置,准备拉升了,那是真突破,可不要把筹码给交了,起码有筹码时要捂住,不要贪图一点蝇头小利而放走了黑马!没有的,可以跟进,最多错了再止损而已。下图就是真突破概率大。因为60和120刚好处于上升阶段,股价还没有启动50%以上。


(2)顶部向下真突破

也就是说,股价已经上升70~100%以上区域,价格已经高于价值20%以上的顶部区域,如果股价向下突破支撑,那就是主力出货了,而不是底部的洗筹(洗筹是对底部而言的),如下图,尤其是右边一个圈内,120日均线那是肯定已经走平向下了,必须有人!!!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突破是真还是假,离开基本面,离开趋势,离开股价处于具体的价位区,都是没有意义的。

那些脱离上面几个方面,把指标搞的神乎其神的,都是扯淡!

看看茅台,看看格力,就更加清楚了。做股票,不要做垃圾股,离开基本面这个根本,去谈技术面,不要说被骗线就,而是被骗一生!没有投资理念,一生都被骗了,还在乎那几个骗线干嘛?

如果需要进一步交流,可以留言,或则加关注后私聊,互相学习。

实战操作: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所谓的“骗线”就是指在空头市场,股票价格向上击穿了移动平均线,但是没过几天,价格又回到了均线的下方,使得此次操作陷于套牢境地;或者反之,在多头市场,股价向下跌穿了移动平均线,操作者依照纪律卖出了所持仓位,但是没有几天,股价又回到了均线上方,重拾升势,使得操作者眼睁睁看着价格上升,失去了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  在前边几期的文章内,我们已经从大的方面讨论了如何看待“骗线”的方法和态度,这次,我们要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设计出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如何应对“X”交叉  在诸多“骗线”的形态中,移动平均线出现最多的就是交叉骗线,俗称“X”交叉。所谓“X”交叉,就是在一个多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还在下降的途中,股价就开始上刺均线,通过股价在均线上方的多日驻足,最后提拉均线,跟着股价上升。这个与移动平均线的经典用法是不同的。移动平均线最舒服的用法,是均线走平的时候,从下方刺破均线,从而拉动均线上升。(空头市场相反)  在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中,如果能够解决“X”交叉所形成的操作失误,那么,运用均线理论炒股,那简直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所以,一批又一批的移动平均线的高手,都在顽强地和“X”交叉做各种各样的斗争,力图找出能够抗拒或者减少由“X”交叉所形成的失误,从而增加股市收益率。  现在有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2根移动平均线,组成一个黄金(资讯,行情)交叉的组合。由于单天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我们就选取一根短期均线作为操作的参考,来平滑每天的波动杂讯。例如,在按照30天均线进行操作的时候,进出不直接采用日K线,而是运用5天均线。当5天均线和30天均线形成交叉的时候(在多头买入市场叫金叉;在空头卖出市场叫死叉),就算30天均线还在下降趋势中,我们也可在靠近30天均线的地方买入。  当然,在买入后的几天,30天均线还在缓慢向下移动,如果这时股价下跌,尽管股价已经跌破了买入成本价,但是可能还是处于30天均线上方。如果这时抛出,按照移动平均线法则,是亏损的。那么,这时,比较经典的做法就是跌破5天均线后卖出。当然,这种操作的风险在于,可能股价在跌破5天均线后,又反身向上,继续上涨,这样,可能就错失了后边的行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往往不小)。  但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套牢风险很小,大不了就是错失行情。如果按照股价沿着5日均线一路上涨,并最终把30天均线也拉升向上,买入者当然也可以顺当地坐一次电梯,赢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反之,如果股价在伴随着5天均线上刺30天均线后,又下跌了,按照5天均线抛出,至少这笔交易是没有损失的(这里忽略交易成本)。进有收益,退无风险,这样的投资应该值得一试,更何况在股市操作中,不怕不赚,就怕亏钱。只要不输,在股票抛售后,总能等到下一次买入机会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平均线的最大优点,它也许并不是最能赚钱的技术指标,但是绝对是风险最小的技术指标。  在黄金交叉的具体运用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选取参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运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移动平均线作为短期均线。为何用这根线?主要是因为这根均线相当于4天半的移动平均线,和5天移动平均线差不多。  宁可不做碗 不可不逃锅  还有一种走势,叫碗状和锅顶。一簇K线在一个类似圆弧底的均线上堆积起来,形成一个碗状的结构,最后一根阳线冲出颈线位,形成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或者相反,一些K线在行情尾声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类似锅顶的形状,均线成为锅盖,当一个中阴线出现,股价如水银泻地,一路向下。  在这两种情况中,碗状走势最后形成行情的情况不多,尤其是在熊市中,经常会有阴线破坏这种行情,例如,最近大盘从6月到7月的行情,就是标准的碗状结构行情,但是几根无情的阴线,一下子就敲碎了形状完美的大碗。  而锅顶行情最后下跌的概率就大得多,80%的锅顶行情最后都很经典地跌下来了。所以,一般均线操作者都会谨记一句俗语:“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碗状结构不做不要紧,以后有得是机会,大不了不赚;但是如果有持仓,看到过锅顶的形状,一定得先卖出以规避风险。  当然,也有一些走势,股价离开长期移动线平均很远,一下子就跌下来,然后立刻又上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来把握买卖时机,更要用“扇子”理论来做放大镜,这种如同蜻蜓点水的机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而且短期获利都是很丰厚的,经常几个交易日就有30%左右的利润。选取均线参数有窍门  这里,就又遇到一个什么时候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何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的问题。  具体如何选取均线的周期参数,有两点原则可以参考:第一,成交量大的时候,短期均线往往比较有效,反之,成交量小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差的时候,短期均线就很难有作用。例如,在B股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5天、10天移动平均线经常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就算30天移动平均线也往往失效。只有在大行情来临的时候,中短期均线才有用武之地,而60天移动平均线,乃至更长的移动平均线,往往能够指明行情的大致方向。在熊市阴跌行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而60天、120天移动平均线的指示作用则非常有效,其背后的原因也就在于阴跌行情中,往往换手率较低。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成交量也是指的换手率,而且必须是有效换手率。投资者经常会看到一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但是股价反应很呆滞,在图形上看到的是一个经常横盘的走势,价格变化不很光滑,这一般就是庄股走势,说明筹码被庄家全部控制,这些成交量都是庄家的对倒盘,其实际换手率极其低,所以,运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就会中了庄家的圈套。  第二个原则是,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往往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用一句行话说,就是乖离率较大的时候,往往是短期均线较有效的时候,反之,则是长期均线比较有效。一般来说,股价总是围绕着长期移动平均线运动,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按照均线理论,在图形上,要么是均线向股价靠拢,要么是股价向均线靠拢。由于长期均线变化比较缓慢,所以,这时短期均线就比较容易发生作用。  还有一种操作方法,叫做乖离率。就是当股价远离长期均线到一定的程度,一有机会,就反向操作。例如,当个股相对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大约30%的时候,如果股价在长期均线之下,就寻找机会买入股票;当股价向长期均线回归的时候,就抛出股票获利。当然,由于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做空,在期货操作中,则可以反向操作,即当期货价格在均线以上很远的距离,例如30%以上时,就开始在期货价格上加码做空,越涨越买;一旦期货价格向均线靠拢,就平掉手中的仓位获利了解。  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一些比较严格执行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操作者所不认同。一般来说,他们认为,不能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反向操作。例如在长期均线向上的过程中,在期货市场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做空;反之,在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下降的过程中,不管短期均线如何完美,绝对不进行任何买入或者多头操作。这样,尽管肯定会失去不少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少犯很多冲动的错误。还是那句老话,在股市操作中,赚得少,赚得慢,无所谓,宁愿积小胜为大胜,依靠复利一点点做大,也不要始终在大输大赢中辗转反侧。  按照精确算法,在沪深股市中,如果一次操作输了3%,那么下一次操作赢了3%,如果不算手续费,其总资金就会折损0.09%(如果算上0.8%的A股手续费,损失为3.6%,即(1-0.97-0.008)×(1+0.03-0.008));如果一次操作损失了10%,再赢了10%,不算手续费,本金将折损1%(如果加上手续费,则本金损失3.7%)。扩大之,如果输赢各为50%,则算上手续费和不算手续费的本金损失分别为25%和26.5%.也就是说,不要小看输输赢赢,小的失败,都必须以大的胜利才能挽回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量避免小的失败,也许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最值得提炼的精髓。当然,在均线的操作中,也会经常有非常经典的时段,可以让遵守纪律,敢赌敢赢的操盘手赢得很安全的利润。一般在股市操作中,如果用好均线理论可以使人有时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赢得二、三倍的非常轻松的利润,而接着又躲过50%以上的暴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严守操作纪律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录用新的员工中,尤其喜欢有军人背景的职员,这应该不无道理。记住,任何人性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为人们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在金融投资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大一千倍乃至十万倍。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