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牛市熊市都适用的股票交易原则

  

很多股民牛熊思维根深蒂固,仿佛牛市就是等着数钱,万事大吉,熊市就是股市打烊,闭门谢客,否则就等着亏损。事实远非如此!熊市中照样牛股辈出,牛市照样有人亏损累累。2013年是熊市吧,大盘跌153.15点,跌幅6.75%,但是2013年牛股辈出,比如网宿科技(53.440,1.24,2.38%)、外高桥(19.390,1.27,7.01%)、掌趣科技(11.300,0.65,6.10%)、奥飞动漫(36.46,1.31,3.73%)、卫宁软件、奋达科技(29.18,1.10,3.92%)、上海钢联(0.000,0.00,0.00%),等等。与此对比,2007年算是大牛市吧,大盘从4000点左右狂奔到6124点,但是2007年经历5.30和后来的分化行情,很多人在当年反而亏损。这告诉我们,牛市不保证赚,熊市也不一定会亏。

  我总结一个新的概念来取代牛熊,那就是赚钱效应。牛熊是对大盘最基本最大框架的描述,它无法表达股市细节和赚钱的难易,赚钱效应恰恰能做到这点。赚钱效应是指在某个大盘环境下或某个股票上,赚钱的难易程度和大多数人都赚钱的状况。比如,不断创新高的股票,就是最具有赚钱效应的股票;市场火热、逻辑单纯、炒作主线明确的市场环境,就是最具赚钱效应的市场环境。反之,则是非赚钱效应。

  用赚钱效应思维代替牛熊思维,能摆脱牛熊教条,更加细腻的分析股市。根据我多年的交易经验和思考,我觉得好的赚钱效应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第一,逻辑的单纯性。市场逻辑越单一越简单越容易赚钱,因为容易识别,一目了然。比如炒业绩,如果某段时间就是以炒业绩为最大逻辑,那我们就选择业绩好的炒就行了。如果市场存在多种逻辑线条或者炒作逻辑经常转换,那就是不是好的赚钱效应。

  第二,热点和题材清晰集中度。如果市场热点和题材比较集中,这样的市场就容易产生赚钱效应,如果市场热点凌乱,题材分散,经常上演一日游行情,就谈不上赚钱效应。

  第三,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技术分析在好的行情有效性很高,换言之,技术分析屡试不爽的大盘环境应该是赚钱效应好的市场环境。很多情况下技术分析是事后解释的完美工具,但是事前预测则有时准确有时失误,当事前预测概率提高时,就说明市场赚钱效应来了。比如,突破买入这种技术分析,如果经常突破失败,则说明市场处于非赚钱效应,如果突破很容易成功,则说明赚钱效应很好。

  第四,洗盘的剧烈程度。赚钱效应区,洗盘往往有规律,而且短凑,甚至日内洗盘;如果洗盘是剧烈和持久的,洗盘方式飘忽不定的,一定不是赚钱效应。

  赚钱效应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就是赚钱的难易程度。之于大盘,主要是看市场环境,关键是看以上四个方面;之于个股,关键看个股能不能持续走出独立行情。我们常说,行情来的时候,怎么做都赚,指的就是赚钱效应行情,而不一定非要是牛市,局部小行情也算,甚至反弹过程中也充满赚钱效应行情。

最后,炒股要理性,更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不是盲目的听消息,追涨杀跌,总觉得别人的股票牛,更不要贪婪。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牛市熊市都适用的炒股原则

身临其境的实战交易者,若判断当时究竟是牛市还是熊市,可能谁也说不清楚,只有行情走过来之后才可能恍然大悟。  但在一棚看来,无论熊市还是牛市,股性很好的个股,其局部的初始底部形态或中继底部形态大体是相似的,所以,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处于牛市还是熊市,抄底的要点是一样的,都必须从股性中吃准买点。能够恰到好处地买到一个阶段性的低点,赢的概率就大,输的概率就小。所以,一棚认为抄底要务实,先甭管它是牛市还是熊市,只要稳准快地抄到了一个局部的低点就万事大吉。抄底是股市交易者低吸高抛的关键要点,那么,精熟局部的底部形态、吃准股性波动节奏就是关键之关键。所以,一个交易者要善于从股性中挖掘买点和利润点。  一棚近期几个回合的抄底实战操作,有胜有败,但总体盈利是跑赢大盘,其中成功的炒作案例并不完全是靠感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摸准股性,稳准快地把握局部买点机会。几个失败的案例是因为没有摸准股性;几个成功的案例是因为吃准了股性。  就目前的股市状况而言,在大盘还没有从可能的阶段性底部走出来之前,也就是还没有拉出具有底部特征的关键性标志性的突破长阳之前,短炒的思路是适宜的,而这种短炒往往是应对熊市、迎接牛市、试盘摸底、求取利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吃准以下一种典型底部形态的抄底秘诀,赚钱的概率就非常大,这种抄底秘诀一棚称之为“牵牛屠熊的抄底秘诀”,也就是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放之皆准的炒股秘诀。  股价与均线共振性买点机会的把握——牛市熊市都适用的炒股秘诀:  连续不间断认真看过一棚文章的朋友都有个疑问,一棚一会儿讲述这一组均线,一会儿又讲述另一组均线,没有固定的准谱,似乎变来变去没有准性。其实,提出疑问的朋友是看到了实质,但没有悟透奥秘。关于均线,一棚早已阐述多次,一棚是这样看均线的:  一、 同一阶段的不同个股,与之能形成比较稳定有序互动共振特点的均线会有所不同。  二、 同一个股的不同阶段,与之能形成比较稳定有序互动共振特点的均线会有所不同。  三、 同一个股不同周期的K线界面中,与之能形成比较稳定有序互动共振特点的均线会有所不同。  我们要善于在不同个股、不同阶段、不同周期、不同市况的背景下,寻找和把握适用的与股价形成相对稳定有序的互动共振的能反映底部特征的均线,这是均线制胜、稳准快抄底的根本原则和技巧。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