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技术形态在逃顶的三大用法

反转形态——圆形顶  

1.型态分析  

股价呈孤形上升。即虽不断升高。但每一个高点亦不了多少就回落,先是新高点较前点高,后是回升点略低于前点,这样把短期高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圆形顶。在成交量方面也会有一个圆形状。  

2.市场含义  

经过一段买方力量强于卖方力量的升势之后,买方趋弱或仅能维持原来的购买力量,使涨势缓和,而卖方力量却不断加强,最后双方力量均衡,此时股价会保持没有上落的静止状态。如果卖方力量超过买方,股价就回落,开始只是慢慢改变,跌势不明显,但后期则由卖方完全控制市场,跌势便告转急,说明一个大跌市快将来临,未来下跌之势将转急转大,那些先知先觉者在形成圆形顶前离市,但在圆形顶完全形成后,仍有机会撤离。  

3.要点提示  

(1)有时当圆形头部形成后,股价并不马上下跌,只反复向横发展形成徘徊区域,这徘徊区称作碗柄。一般来说,这碗柄很快便会突破,股价继续朝着预期中的下跌趋势发展。  

(2)圆形反转在股价的顶部和底部均会出现,其型态相似,意义相反。在底部时表现为股价呈孤形下跌,初时卖方的压力不断减轻,于是成交量持续下降,但买人的力量仍畏缩不前,这时候股价虽是下跌,然而幅度缓慢和细小,其趋势曲线渐渐接近水平。在底部时买卖力量达致均衡状态,因此仅有极小的成交量。然后需求开始增加,价格随着上升,最后买方完全控制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出现突破性的上升局面。成交量方面,初时缓慢地减少到一个水平,然后又增加,形成一个圆底形。这型态显示一次巨大的升市即将到临。投资者可以在圆形底升势转急之初追

技术形态在逃顶的三大用法

君山说,股价长期进行没有趋势的振荡整理所形成的价格图表就是形态。事实证明,这些形态本身虽然不能给投资者创造利润(基本是浪费投资者时间),但却可以帮助投资者预判未来趋势的运行方向。在逃顶的过程中,形态的利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形态在逃顶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用“技术形态目标位”预测顶部很多形态本身具备测量功能,例如双底、三重底、头肩底等,如果在大趋势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形态的目标位往往就是反弹的顶部。  如深成指在19600点下跌后,构筑了一个W底。按照技术形态目标位来预测顶部,可这样计算:用2007年12月11日的高点(17222.22点)与12月3日的盘中最低点15189.42点之差,是此后反弹的幅度,用17222.22点加上这个“反弹的幅度”即为未来顶部的点位。用公式可表达为:顶部点位=17222.22点+(17222.22点—15189.42点)=19255.02点。2008年1月14日到达基本目标位(仅相差35 点),当日最高点位为19219.89点,即为这波反弹的顶部(如图1)。  2、通过“技术形态压力区”预测顶部技术形态形成的时间越长,成交量越大,对后市反弹所形成的压力越大,如果反弹时股价一旦难以突破形态压力区而回返,压力区一带便自然形成了“顶部”。  例如,深成指自2008年1月14日的19219点跌下后,在3月下旬和4月初,在13888点一带横盘整理,形成了一个交易密集区,这一技术形态对于2008年4月22日以后的反弹,成了“压力区”。然而,尽管这波反弹借助降低印花税的重大利好强劲反弹,但当反弹到达13888点一线时,遭遇前期形态压力区的强烈阻挡,多日冲击未果,最后折返。它上冲“牺牲”的“高地”便形成了新的顶部。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