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工业母机概念,工业4.0数控机床领域,有两个催化逻辑

工业母机

来源:贝壳投研

今天,工业母机概念全面爆发,板块涨停超50只个股。

就在前几天,相关会议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从表述中也能清楚地看到,工业母机排在了芯片、新能源的前面,可见政策层面的重视程度,这也是目前爆火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会放在首位,因为工业母机是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高端芯片、新能源等制造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床做支撑。同时,工业母机它是体现了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

目前国内制造业正在向工业4.0迈进,高端制造业成为新兴经济的代表,而这对机床的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在高端制造领域用得比较多、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就是数控机床。

高端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复杂性、高效高动态的特点,被应用于目前高端制造业的众多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芯片制造等领域。但是目前这一领域多被日欧美国家垄断,比如大家熟知的光刻机。

所以,当此之时,把工业母机放在科技创新的首位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数控机床领域,有两个催化逻辑。

第一,国产替代。

由于我国本就是制造业大国,很多领域的机床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但是目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10%,在这一块我国严重依赖于从外国进口,这一块的国产替代必然会持续受到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其释放出来的行业空间也是十分巨大的。

第二,更新换代。

机床其实和工程机械的逻辑差不多,一个产品有较长时间的使用寿命。但是和工程机械受制于基建周期不同,机床需求是比较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扩产周期。

2011年是我国机床行业销售的上一轮高峰,根据10年左右的更新周期,2021年机床将迎来新一轮更换需求高峰。随着下半年基建投资的加速,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企业纷纷扩张产能,也会直接带动机床需求的提升。

这一领域比较典型的民营企业像创世纪、海天精工、科德数控、亚威股份等主做数控机床,业绩也开始出现持续的释放。

虽然工业母机目前火爆,但机床这个领域在国内基本上还是属于低端制造业,毛利率极低,原材料端的稍微波动就能侵蚀利润。这一块还是要擦亮双眼,首选优质品种。

由于我国本身就是制造业大国,工业母机这一块涉及的领域众多,而且产业链分工也是很明晰,下面主要归纳几个大的方向.

第一,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根本,有了数控系统机床才能按照设定进行工作,数控系统占据数控机床成本的20%—30%,这一块主要还是海外采购,是卡脖子的地方。

目前国内典型的企业有华中数控和科德数控

其中华中数控专注于国产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发,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技术上有雄厚的储备。目前华中8型数控系统已与数十类数万台高档数控机床实现了配套应用,今年4月份,华中9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在北京正式亮相。

科德数控也有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但这一块业务占比还比较小。

第二,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从而获得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合乎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这也需要考验切削温度、刀具寿命、毫米控制等等。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企业是创世纪、海天精工、科德数控、日发精机、华辰装备

比如创世纪,公司目前国内营收规模和利润最大机床企业,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在机床产业链唯一标的。

第三,金属成形机床。

金属成形是一种压力成形工艺,是金属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制件质量好、材料耗废少、生产效率高和改善制件的内部组织及机械性能等显著特点。通俗地说就是将材料压制成所需要的的形态等。

2020年中国金属机床产量为64.8万台,其中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20.2万台,同比下降8.7%。而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是金属成形机床面向高端制造的产品,2020年的产量为1.8万台,同比下降2.9%,仅占整个金属成形产量的8.9%,这一块的需求还是相当大的。

这其中比较典型的企业像亚威股份、合锻智能等。

第四,零部件企业。

这一块细分就太多了,因为一个机床的零部件众多,像驱动器、电机、刀具、齿轮、传动轴等等。

其中最典型的企业有做控制卡的维宏股份、做主轴的昊志机电、做数控刀具的欧科亿、中钨高新等等

据各公司公告,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份额前三是创世纪、秦川机床和海天精工,市场份额分别为23.81%、13.47%和12.62%。其余上市公司还有亚威股份、沈阳机床、日发精机、国盛智科、华东重机、浙海德曼、华辰装备、科德数控、华明装备、华东数控等。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